本文大纲
*日本零售业发展史
*疫情推动日本电子商务发展
*日本线下零售商数字化转型痛点
*走数字化转型前沿的日本零售业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零售业极为发达。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零售业在经济迅速崛起中重建、发展、繁荣和成熟。作为日本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的演进过程还是很具代表力的。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年日本零售市场总额接近2.6万亿美金,份额上小于中国的30多万亿人民币,但细分到人均水平,毫无疑问仍是全球最优秀的零售市场国家。中国零售业长期都将日本零售业作为仿效目标,也认为日本零售业代表了亚洲零售业的最高水准。
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预测,到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并开始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人口结构的变化及数字化技术渗透,势必对零售业带来挑战与机遇。相比中国,日本零售业更早地面对了上述挑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日本零售业也在思考产业发展的未来。
日本零售业发展史
现代零售业在日本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二战以后日本零售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日本经济复兴期和高速经济增长初期。二战以后,百货行业恢复经营,虽然政府为保护中小零售业主的利益,出台了《百货店法》,但依然阻不了百货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高速经济增长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流通领域出现了商社大型化、连锁超市快速发展,日本逐渐从“百货时代”进入到“超市时代”。
第三个时期是石油危机后的低速增长期。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期。大型零售企业开始转向经营多元化和业态多元化。同时日本零售企业开始涉足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
第四个时期是泡沫经济的疯狂期。80年代后期,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疯狂的消费行为支撑了百货店的收益增长,其收入出现了大幅增长,年百货店销售额增速达到了10.10%。
第五个时期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日本零售业进入了高度成熟时期,同时无店铺销售与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日本线下零售店作为入境游客消费的主阵地,春节季、樱花季等多个黄金时节相继化为泡影。加上日本政府在去年十二月份发布首次紧急状态后,实体商店的营业时间进一步缩短,导致进入商店的客户数量减少。据数据显示,日本四家大型百货公司今年一月份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左右。
疫情推动日本电子商务发展
此次疫情也推动了日本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增长,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美国、英国的第四大电子商务市场。年日本电子商务销售额约为亿美元,同比增长4.0%。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日本零售行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进一步加速且扩大,如人口减少、高龄化加剧;消费者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低迷与全球化的新动向;社会及产业构造的变革与数字化经济的变化等。随着无人收银、网上订购等服务不断普及,日本零售企业也将逐渐加大数字业务投入力度,推动零售业态继续创新。
日本线下零售商数字化转型痛点
NO.1电商遇阻
但纵观日本线下零售店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并不顺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零售科技化创新,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发达。这方面,上游端的互联网产业,中国和美国确实走在日本的前面。在日本虽然也有乐天、亚马逊(日本)这样的电商平台,但电商的整体规模依然非常小。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日本的电商与线下零售对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价格方面完全没有优势。中国的电商可以通过去掉部分中间商,来获得价格优势,从而挤压线下零售的份额。但日本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流通链已经非常优化,中间环节很少,线下零售的效率非常高。
还有,作为主要由人工履约的物流业,造成日本的物流服务费用极高。拿日本最大的黑猫和佐川,对比中国的顺丰和三通一达,物流成本基本都在中国的3倍以上,这就造成线上的卖价一定要比线下更贵。
在便捷性方面,日本拥有大量的购物中心、便利店,加上各种自助售货机的补充,线下购物的便捷性,其实没有给电商的“送货上门”,留下什么打造价值差异化的空间。再加上日本人又很注重线下的购物体验。这就导致日本电商在全球市场的对比中,也处在很低的位置。
NO.2移动支付受困
虽说全球最早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