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辽宁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复制链接]

1#

来源:科技日报

辽宁: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王迩嘉本报记者郝晓明

辽宁省有家研究机构、多所高校、6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34个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6名两院院士;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成的工业基地,国家在辽宁布局建设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辽宁积极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号召,成功研制出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万吨远洋巨轮等,创造了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取得了水下机器人、重型燃气轮机、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等一批重大成果。

创新风起云涌之地,也曾有过体制机制转型的阵痛。走出低谷,在转型发展中找到新坐标,辽宁靠的是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走创新发展之路,做好“三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多次就以创新为引领,推动辽宁振兴发展做出指示要求。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考察调研,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8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辽宁设计振兴发展大计,多次对辽宁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指导辽宁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坚持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振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属纳米结构材料、“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国产止裂钢等重大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产首艘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在辽宁问世。

目前辽宁拥有家研究机构、多所高校、6家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研究所、34个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6名两院院士;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8件。

完备的工业链条、务实的创新理念、强大的智力支撑、蓄势待发的创新主体,辽宁有着鲜明的创新基因和科技底色。

转变职能创新制度,提振干事精气神

“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全面振兴的‘最大增量’,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6月8日,辽宁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力威在中共辽宁省委召开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为辽宁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力”。

改变需要从“头”开始,创新需要从顶层设计着手。6月1日,辽宁省科技厅组织召开了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题的“全省科技系统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工作座谈会暨‘三落实’推进会议”,自我剖析,自加压力,找症结、谈差距、话创新。

会上,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一一摆在眼前:构建实质性创新联盟、组织“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加强科技人才“带土移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撮合”产学研用对接等。任务目标具体,指向明确: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辽宁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平台、项目、人才三位一体化建设,打造辽宁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行动源于深刻的自我认知。在辽宁“十四五”规划中,“科技创新”是亮点之一,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努力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科技兴则经济兴。沈阳、大连要做东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高标准建设浑南科技城、英歌石科技城,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沈抚示范区要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上做表率,建设辽宁(沈抚)数字经济育成中心;葫芦岛要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园区;营口要发挥区位优势和体制优势,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丹东要发挥与中科院合作的基础优势,继续建设好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其他城市积极谋划布局有标志性的重点创新载体。

按照辽宁省政府“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工作要求,辽宁省科技厅提出了任务清单化、措施具体化、责任明晰化、考核标准化的工作落实体系,研究制定《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提出重奖创新成果、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明确成果转化三方股权和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不受束缚地潜心攻关,有“面子”更有“里子”。

全省上下明确了“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问题论能力,以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加大激励和表奖力度;对落实不力、工作迟滞的地区,要严肃追责问责”的目标导向。

打造创新高地,引领区域科技快速发展

5月27日,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沈阳高新区)发布的一则征集方案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