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丹东日报》头版刊发了题为《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凤城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纪实》的文章,报道了凤城市公安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新闻稿件。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凤城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纪实
最近,到凤城市通远堡派出所行*大厅办事的市民惊奇地发现,接报警、办理户口、身份证、居住证、无犯罪证明和5项交管业务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民警们笑称,这是“升级版”的综合窗口。通远堡镇地处凤城市北大门,又是青城子、四门子、弟兄山、赛马、刘家河、鸡冠山7个镇的交通枢纽。凤城市公安局决定以通远堡“枫桥式”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9月11日,该所完成试点,开始办理交管业务。通远堡派出所综合窗口交管业务开通,是凤城市公安局“放管改革”的新举措,不仅为7各镇14万人口办理5项交管业务提供了“就近办”、“一窗办”的便利服务,也丰富“枫桥式”派出所基础建设的内容,通过延伸交管业务服务的触角,打造出优化营商环境和行*审批工作的新亮点。自“升级版”的综合窗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前来办理各类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派出所真是越来越人性化了,为群众服务高效便捷。据悉,截至9月底,该局21个派出所全部完成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俗话说“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自省公安厅*委提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以来,凤城市公安局*委认真贯彻落实,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华夏。凤城市公安局*委准确把握“六保六稳”大局,结合本地疫情条件下复工复产的实际,在4月3日开展了“万名民警联万企”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将“爱企月”延伸为“爱企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层次。稳定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定盘星”,公安机关就必须担起营商护企的责任。凤城市公安局从企业内部安全环境到周边治安秩序入手,全力维护企业的稳定,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今年4月份,青城子白云金矿为了维护矿区安全,准备将矿区圈上围栏,当地白云村村民以上山砍柴通行不便阻止白云金矿建围栏。对此,青城子派出所所长王磊带领民警多次进行协调沟通,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派出所还根据实际情况专门派遣警力和制式警车配合白云金矿、青城子矿业公司等单位的保卫人员联合开展夜间巡逻,护航企业复工复产,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赛马派出所与企业保卫部门联手开展企业周边出租房屋和外市人口清理整顿活动。先后整顿出租房屋11户,清理审核外来人口90多人。治安、内保、禁*和辖区派出所,每月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帮助企业完善内部防控方案,排查整改消防等安全隐患余处,整改率达到%,确保企业内部安全。这些只是凤城市公安局开展“爱企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几个小例子。目前,凤城全市共登记规模企业家,其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8家。该局共走访企业多家次,化解涉企纠纷40余起,侦破涉企案件9起,涉企案件同比下降80%,为企业办实事80余件,收到感谢信20余封,锦旗12面。上级单位及凤城市委市*府主要领导也对该局开展“爱企年”活动,积极推进疫情条件下企业复工复产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丹东市公安局对《青城子派出所以“三个坚持”举措着力推进营商护企业取得新成效》经验做法也作出批示:凤城市局在派出所层面,就如何开展好营商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通报全局。凤城市公安局现有21个乡镇派出所户籍窗口和户籍、外事、交管3个服务大厅。该局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认真落实“放管服”各项*策规定,全方位开展身份证、户籍业务、居住证和外事、交管业务办理服务,治安、禁*、网安业务进驻公安行*大厅,全力打通警务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同时采取“零距离服务、网上服务、精准服务”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服务“快车道”。过去,到行*窗口办事,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民警成了百姓的自家人、知心人。凤城各派出所户籍窗口先后上门为80名残疾人、孤寡老人和16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身份证影像和指纹采集业务;户籍大厅上门为养老院老人办理了50余个身份证和临时证;各派出所、户籍业务大厅办事员在疫情条件下,积极开展网上服务,运用“互联网+*务服务”办理户籍业务件,依托“丹东警事”网上办理相关户籍业务件。群众们形象地说,过去是“跑断腿”,现在是“点鼠标”;以前是“望眼欲穿”,现在是“立等可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成绩,凤城市副市长、局*委书记、局长李伟说:“下一步,我局要在落实营商利企*策上下功夫,为实现省厅*委提出的‘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目标,为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