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挂号 http://pf.39.net/bdfyy/dbfzl/一座城市“幸福宜居”,医疗服务能力是重要一环。年,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在聚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持续加强“健康丹东”建设,助力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年是“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我市组建8个管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院服务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累计完成58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立标准化卫生院的工作目标。重新组建市级卫生应急队伍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应急队伍增加到15支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通人群签约服务率57.47%,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86.05%。全市医疗机构均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实现老年人优先就诊;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14家,护理院、安宁疗护等健康养老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年,我市消除疟疾工作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终极评估。消除碘缺乏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病区控制达到国家标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病人群的大病救治率、慢病签约率和重病保障兜底率均达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建成中医馆9家,全市中医馆覆盖率达到93.3%。
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医院修缮项目、医院康复中心、凤城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13家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由每日不足人份提高到每日人份。
丹东市智慧医疗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正式立项。医院等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医院上线运行。下一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培育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引领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三模式”,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确保年底实现基层中医馆全覆盖。
记者/田治华
责任编辑/邱志杰编辑/范钟琦视觉/于蕾
编审/张丽娴监制/王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