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如果说一座城市就是我们的家
那么城市建设就是对家进行装修
而城市重大项目就是这个家里的“大件”
这些“大件”标志着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宜居舒适程度
在我们大连
随着重大项目陆续竣工,
市民即可尽情享受这“大件”
带来的幸福生活
身处大连的你
感受到了年的变化了吗
年
地铁5号线完成投资50亿元
新建通屯油路.4公里
年历史的人工煤气开始置换成天然气
交通变得更通畅
……
赶紧和小编一起去感受这些变化吧
全力推进城建投资和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年,市建设交通系统列入市政府投资计划的重点城建项目34个,总投资亿元。
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地铁5号线、大连湾海底隧道、渤海大道一期、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金普城际铁路等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紧推进。
如今
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怎么样了
一起看看↓
年地铁5号线
完成投资50亿元
总投资亿元
大连地铁5号线工程是大连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的首条建设线路,总投资约为亿元人民币,也是中铁牵头的社会资本方通过市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实施的我市首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地铁项目。
5号线南起虎滩新区站,沿滨海路、解放路、友好路、甘井子路、泉水规划道路布置,北至后关村站。线路全长2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18座,其中换乘站7座。项目于年3月底开工,计划于年3月全线通车试运营。
提起大连地铁5号线,
最有名的应该就是
火车站至梭鱼湾南站区间
跨海大盾构隧道了。
隧道大盾构施工区间米
跨海范围米。
大连地铁5号线梭鱼湾站破土动工
打通隧道困难重重
由于隧道穿越的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中存在大量溶洞群,溶洞形式多样,海域溶洞勘察很难全面摸清,海上岩溶处理及效果验证难度大,大盾构在溶洞群中掘进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掘进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
此外,盾构下穿铁路、航道,侧穿民用加油站,周边环境复杂。这条跨海隧道的施工在国内还没有先例。从年年底开始,隧道勘测处理准备工作就陆续展开,根据前期CT扫描结果,整条隧道所经范围内最大的一个溶洞高约26米、长30余米。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在海上进行溶洞处理的施工很少,因此难度比较大。对溶洞采用注水泥浆处理,勘测和处理同步进行。所有溶洞处理完之后,跨海隧道盾构才能始发,否则有风险。
解决难题
还要靠专业设备
“海宏号”来了
负责跨海隧道施工的“海宏号”盾构机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设计研发的一台“超级装备”,专门针对地铁5号线复杂地质地貌和施工条件特点设计,是目前世界上现有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盾构机。
“海宏号”设计常压刀舱,施工人员可在常压状态下更换刀具;设计搭载式超前高效钻注系统及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实现对前方溶洞的探测处理,还可对软弱带、破碎带、断层、空洞等不良地层进行探测;度钻探同时浇注混凝土加固,让盾构井平稳穿越溶洞群。同时,盾构机主驱动采用伸缩摆动形式,能够有效适应上软下硬地层,提升对主轴承的保护。
另外,开挖后,渣土和泥浆混合物将通过泥浆管道运输到地面,在地面泥浆站里通过泥水分离系统进行渣土分离,干渣外运,泥浆循环再次通过管道返回到地下。
大连地铁5号线跨海施工盾构机“海宏号”调试安装成功。
完成投资50亿元
据悉,年,地铁5号线完成投资50亿元,除青泥洼桥站、虎滩公园站和控制中心因房屋动迁和设计优化外,其余站点全部开工,本月2台盾构将始发,春节前将有8台盾构始发,4座车站封顶。其中,跨海隧道盾构施工已全部准备就绪,即将始发。
大连地铁5号线的建设是落实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北拓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海湾两岸中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出行条件的需要。大连地铁5号线建成后,将成为贯通我市核心区南北的骨干轨道交通线路,沿线串联青泥洼、梭鱼湾两大城市中心,服务大连火车站、新机场两座对外交通枢纽,将有力提升城市形象,满足虎滩新区、甘井子片区、泉水等高强度居住片区居民的通勤出行需求,联系老虎滩风景区、劳动公园等两座闻名全国的旅游风景区,有效服务旅游客流。
尤其是火梭区间钻石湾海底隧道的建成,将构建“一湾两岸”的城市新格局,有力推动以钻石湾地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心滨海区域更新改造步伐,推动我市迈向世界名城行列。钻石湾海底隧道的顺利建成,将为世界地铁盾构施工提供新经验、新技术、新成果,将成为我国城市地铁建筑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勘测船在海面上进行线路施工勘测
梭鱼湾周边道路桥梁工程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城市病”
梭鱼湾周边道路桥梁工程
于年11月6日主线部分正式通车
梭鱼湾周边道路桥梁工程通车。
梭鱼湾商务区位于钻石海湾规划区域的中部,东起大石化,西至东快路,北靠椒金山,南望梭鱼湾,旨在打造成亲海的CBD中心,建成新型生态和环保的时尚社区。以商务、旅游、居住为主的梭鱼湾商务区,是大连市钻石海湾规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校、医疗、商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商务区内居民与中心城区及北部泉水、金州新区等区域的交通联系日渐频繁,交通通行压力加剧,现有的道路交通体系承载能力日渐式微。早晚高峰时段车辆排队明显,尤其是梭鱼湾商务区内进出市车辆排队现象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年梭鱼湾周边道路桥梁工程正式立项
项目旨在增强梭鱼湾商务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减少东快路桥下海口路交叉口交通信号周期,新建梭鱼湾“25号路”上跨东快路立交桥、打通周边东快路、西南路、香周路等3条辅助道路工程。
通车之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呢
1
通过新建部分互通式立交桥,实现梭鱼湾商务区与东快路的便捷联系,便于梭鱼湾商务区的对外交通;
2
通过立交桥跨越东快路,实现了梭鱼湾商务区与春光街、香周路、西南路等西部区域道路的直接快速连接;
3
通过为梭鱼湾商务区增加一个对外出口,可以实现对东快路桥下海口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减少海口路交叉口的冲突点,从而减少交通信号周期,提高通行效率,缓解车辆排队现象。
梭鱼湾周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
主体位于25号路交东快路处
(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南侧)
道路长度2.9公里
桥梁工程长度1.4公里
工程共包括四部分内容↓
公园西路(城市次干路)
25号路交东北路立交工程:包括A、B、C三条转向匝道与一条集散车道J匝道。
25号路打通工程(城市主干路)
鹏辉路打通工程(城市支路)
截至目前
因受动迁工作影响的C匝道连接部分、
公园西路桥桥头部分尚未完成施工,
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调推进。
年新建通屯油路.4公里
自然屯通油路比例达到97%
大连自然屯通油路比例
居全省首位
年,我市计划新建通屯油路公里。市交通局积极争取省交通厅投资,再次追加公里,实际完成新建通屯油路.4公里,其中为低收入村新建通屯油路.9公里,确保年底全市低收入村所有自然屯全部通上油路。目前,全市自然屯通油路比例达到97%,居全省首位。
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交通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全市个低收入村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为重点,扎实推进通屯油路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好引领、提供保障。
考虑到低收入村的实际困难,我市取消了年低收入村通屯油路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在市级财政补贴基础上,市交通局对工程建设缺口资金全额补贴,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地区通屯油路建设资金难题,全市具备条件的低收入村自然屯实现%通油路,我市广大农村尤其是低收入村的公路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为保证通屯油路顺利建设
做了哪些工作呢
01
为确保通屯油路建设
明确责任分工
夯实区市县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考评督导,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协同发力,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化管理措施、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市公路处、各区市县交通局责任目标和责任人,协同推进通屯油路建设。
02
严格“四制”管理
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
招投标制和监理制
针对农村公路单个项目里程及投资普遍较小的特点,各区市县将路面、桥涵工程打包划分标段,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确定施工队伍;所有工程项目由项目法人单位与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
03
年9月
即提前启动年
拟定计划项目的外业测量
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
针对建设任务重、线路分布广、地方需求变化多等特点,分批次、分步骤确定建设计划。市、县两级交通公路部门通过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拉练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难题,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深入实际,靠前指挥,及时解决,确保全年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04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机制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实施“七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行业监督。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对工程实体质量的巡查检测,严把工程质量关,推进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农村公路质量监督覆盖面达到%。
05
广泛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区市县交通部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加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投入
新建通屯油路的安保设施、附属设施与路面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对新建工程项目全部设置限速标志,极限指标路段增设警示标志和安保设施,不断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了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
全力推进天然气置换工程
年历史的人工煤气开始置换成天然气
在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同时,天然气供气置换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气源、管网配套建设情况和通气顺序,去年供气共划分为9个区域,共58个居民小区,覆盖用户总计户。
年11月2日,对于居住在甘井子区中华路钰桥中央庭院小区的多户居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他们有幸成为我市主城区第一批天然气用户,用上了更加卫生、安全、环保的清洁能源。这标志着我市去年供气10万户的目标取得重要进展,是我市年人工煤气历史开始置换成天然气的里程碑。
城市燃气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性工程。推广应用天然气,是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天然气引进工作,通过切实加强天然气管网改造,拓展天然气应用领域,确保市民、企业早日用上了清洁、安全的天然气。
目前市内四区
以燃气集团供应人工煤气为主↓
1
现有人工煤气用户82.4万户;
2
此外还有液化石油气灌装站14个;
3
瓶装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约4万户;
4
管道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5家,气化站8个,居民用户3.5万余户;
5
汽车加气企业3家,汽车加气站8个。
人工煤气成本高
目前我市人工煤气成本已经突破4元/立方米,而居民的使用费用仅为1.4元/立方米,工商业用户仅为2.4元/立方米,政府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贴,财政包袱沉重。按照相同热值对比,天然气价格将远远低于人工煤气成本,用天然气替代人工煤气,不仅会使燃气经营企业由亏损转为保本或“微利”,居民也会从中得到实惠。
所以
加快推进天然气入连是
今年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建成天然气高压管线东北线,供气十万户”的目标,是市政府向广大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按照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要求,全力高质量推进天然气置换工程。
大连天然气主管道工程
主要包括↓
“东北线”
“旅大线”
两条主城区主管道、两条远郊区县(市)供气支线(普兰店—庄河—丹东支线、瓦房店—长兴岛支线)以及大用户直供专线等工程,建成后可形成覆盖全域的天然气主干网,成为大连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未来,将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高新园区部分区域进行天然气置换,彻底解决因气源紧张给居民生活带来的问题。
年
大连完善城市功能补齐短板
让千家万户生活更美好
年
让我们为城市建设继续加油
让美好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文字: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吉存、张玮炜、赵蕴颖
图片: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王华
编辑:小雨
校对:王涛
责编: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