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顶野塘鱼哪来的万年鱼籽如何巧借外力
TUhjnbcbe - 2023/3/27 19:47:00

农村废弃的窑坑、山顶的坑洼水池,长时间无人光顾,更不可能向里面投放鱼苗。但七八年后,水里竟奇迹般有鱼游动,运气好时还能捕获一条肥美的鲤鱼,每餐一顿。像户外探险的朋友,常在一些人烟罕至的水塘里,发现一些熟悉的鱼种,不能理解的是,为何它们竟出现这里。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一窥究竟。

鱼不会凭空生成

显然这些鱼,不会凭空生产,定然存在某种传播的途径,生物研究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常见的几种途径:水底暗河的作用,10年火爆全网的鱼泉事件,实际是农户附近的大宁河,通过水下的暗河,与厨房里深挖15米的水井连通了,喜欢阴凉环境的云南盘鮈鱼顺着井口涌出,成就了“鱼泉”景象;涨水淹没原有的洼地,河流、湖泊突然涨水,携带着鱼虾,顺势流入附近干涸的凹地。上述两种情况多发生在水资源尚可的地方。

其实,更令人惊奇、诧异的是,下面几种情况,总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这里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鱼籽。淡水鱼属于较为低级的生物,这里生物神经系统不发达,但拥有超强的繁殖、发育能力,它们的鱼籽更是其中的翘楚。鱼籽成黏性,外层有一层乳状薄膜,轻松附着在水草、羽毛上,凭水草怎么摆动,飞鸟怎么腾空而起,久久不能脱落。更重要的是鱼籽具有耐高温、耐缺水的顽强生命力。

我国古代典籍记载,将鱼籽蒸煮吞食后,随粪便排泄出,入水后仍能孵化出鱼苗。鱼籽外层的保护膜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在收敛脱水的状况下,可抵御微酸的侵蚀。所以有“千年草籽、万能鱼籽”的说法,也不奇怪了。

迁徙、捕食鱼虾的飞鸟成了鱼籽传播的极佳途径,通过飞鸟鱼籽被带往各地水域,那些原本空旷的河沟、水池,因为鱼籽孵化成鱼苗、成长为大鱼,重新焕发了生机。

将飞鸟传播鱼籽运用的出神入化的,要数鳑鲏了。鳑鲏不善于将鱼籽产在水草处,它们偏爱耍些“小聪明”。成对的鳑鲏,游弋到河蚌栖息的水域,选择一个体型适中的河蚌。鳑鲏有它自有的特殊本领,引得河蚌快速张口,雌性鳑鲏趁机将产卵管插入,长圆形的鱼卵便排入河蚌的鳃腔内。

雄性鳑鲏不急于离开,而是把精子排摄在河蚌的入口处,等到河蚌呼吸时,鳑鲏的精液随着水流,进入鳃腔,与卵子结合完成整个受精过程。鳑鲏的鱼籽体积小,在河蚌里大约生活3-4周的时间,也不宜察觉。但这个期间,河蚌却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时时提防天空中飞翔的猛禽。一旦成为它们的目标,只能当作午餐被享用了,但鳑鲏的鱼籽却随着飞鸟,迁徙到了其他陌生水域。

如果上述几种方法,还是算比较“另类”,那么以下的方法足以用“惊奇”形容了。

鱼雨这种想象,相信不少朋友听过,世界多个地方曾发生。年澳大利亚的某地,上千只鲈鱼从天而降,把过路车辆的车窗损坏数个,碰撞声啪啪作响。加勒比海附近的洪都拉斯,每年5-7月是鱼雨的多发期,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为此他们专门设置了一个鱼雨节,以此庆祝这一次自然奇观。如果单是鱼雨还好说,18世纪末的法国,曾发生一场蟾蜍雨,令人恐慌不已。

鱼雨现象多发生在一些龙卷风频繁地域,龙卷风产生时将地面水域的鱼群吸收,携带至其他水域,很可能落到一些荒野的河流。*渤自编自导的电影《一出好戏》中,就有类似情节。鱼雨现象多发生在澳大利亚、欧洲、美国这些区域,与水资源、风力资源关系密切,像我国就很少发生这种情况。

像一些看似干涸的河沟,有时全被它的表象蒙蔽,坑底的泥土里暗藏玄机。黑鱼适应能力强,一旦感知河水退去,水分不足时,便早早选择一处湿润的地方,钻入泥土,筑成洞穴。期间不断向外释放黏液,而这层薄薄的黏液把外界空气隔离开来,洞穴里却湿润、阴凉。黑鱼在这样的环境下可存活1-2年,曾有创下3年的纪录。当河沟重新注水后,黑鱼又苏醒过来,再次出来折腾了。

但黑鱼并非最高的保持者,在清道夫面前只能甘拜下风。有朋友曾做过实验,将清道夫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再扔到水中,不需要多长时间又能横冲直撞了。清道夫钻入湿润的水底,别说一、二年,四、五年也算稀松平常。所以掘土掩埋,成了消灭清道夫最有效的方式。

写在后面

除去上述几种方式外,科学家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年科学工作者从天鹅的粪便中分离出了鳉鱼的幼卵。鱼籽生命力顽强不必多说,关键是证明了,飞鸟、走禽摄食草籽过程中,将鱼籽吞食、排出过程中,恰恰扮演这传播鱼种的角色。鱼籽经历千百万年的进化、适应,早已可应对绝大多数的迁徙方式、途径。

原创:老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顶野塘鱼哪来的万年鱼籽如何巧借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