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7名工程师驻守世博方舱为机器人送餐员安保员保驾护航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医院H2馆,这几天每到吃饭时间,都能看到送餐员“忙碌”的身影。这些“送餐员”其实是5G室内多功能云端机器人,它们收到“指令”后,会自动前往护士站,敞开“肚子”,由护士一次装入28份盒饭,随后各自前往自己负责的“工作区域”,由患者自行前往领取。负责为机器人做上岗“培训”的是7位平均年龄30岁的工程师。他们3月29日接到任务,一路逆行,医院已有十余天。
3月29日下午,达闼机器人项目经理杨修鹏接到任务:医院部署20台机器人。简单收拾行李,跟父母说要回公司处理事情,就出发了。20台机器人中,有4台送餐机器人和2台迎宾人形机器人位于“舱内”,部署难度非常大。“以前的交付工作,到现场后要在笔记本电脑上对现场地图做配置。进方舱不能带笔记本,只能用手机或PAD,交付难度增加了很多。我们的云端机器人,后台都可以远程操作,但需要和前方沟通协调。我们穿着防护服,操作很不方便。手机被套了好几层保护膜,通话效果受到影响,这都增加了现场部署的难度。”杨修鹏介绍,原本1天能完成的现场部署工作,在方舱用了2天多时间。头一天晚上,3名第一批工程师在世博方舱外的大厅打地铺过了一夜,第二天迅速投入工作,让机器人尽快上岗。头三天,团队几乎都没有好好睡觉。有了机器人,送餐这个环节用时从之前人工派发的20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以内,还大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舱内还有2台人形机器人,会唱歌跳舞,还能给患者示范做一些简单的保健操动作。“用这种与机器人交互的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当时调试好机器人第一次表演时,很多患者都感到很新奇,大家也很开心。”杨修鹏介绍,达闼其他的机器人,医院入口处负责巡逻和安全警示。
出发去方舱时,浦西还没封控,家住宝山的杨修鹏全靠父母囤了点生活物资,在世博方舱工作期间,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跟女儿视频通话。“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怕的,当时各种不实消息满天飞,自己也会跟着焦虑。但是到了现场我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状态还不错。当时在舱内有50多个儿童,医护人员还给每个孩子准备了玩具,玩具还是我帮着拎进去的。我还看到医护人员给2个孩子准备了生日蛋糕,为他们过了生日。”
年初,达闼就曾为武昌方舱提供一批机器人“护理员”。本轮疫情中,他们已向包括上海在内的各个受疫情影响的城市送去了超过台云端智能机器人,提供消杀、配送、测温、安防巡检等服务。朱正航曾经进入武昌方舱,为机器人提供现场保障;这一次,他又从武汉老家赶到了世博方舱。“这次进世博方舱,心态比较淡定。做好个人防护,应该没问题。”朱正航介绍,机器人的本领越来越强。比如人形机器人的关节灵活度更高、网络状态更优化等。送餐时,机器人自动到护士站领餐,护士把物品、餐盒直接放进去,点击送餐,它就能自动关门直接去到目标点了。中间的过程它也会自动避让、躲避障碍物。
7位工程师已驻守在世博方舱10余天,他们心里都有数:这可能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可能还会有达闼机器人陆续进入世博方舱,为医务工作者减负。等前期部署完成后,有问题远程基本都能解决。最近我们也培训了一些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能处理机器人可能出现的小故障。”
新民晚报记者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