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丹东,一个公共服务的办事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近来成为当地人们的热议话题,并且纷纷点赞。
为何要创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国首创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何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记者的疑问在丹东一一找到了的答案。
“办不成事”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和百姓对政府服务也有更高的需求。
年11月,丹东市委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的“四大行动”工作要求,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应该办”“服务效能提升”“降低企业成本”和“法治环境优化”四个专项行动,推动丹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为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还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择优推荐为全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联系点。
“但在我们看来,自身仍存在短板弱项,比如常规窗口是在材料、条件、程序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一种高效业务经办模式,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就不得不终止办理。”采访中,丹东市人社局行政审批科科长关丽萍坦言,常规窗口受办结时限、工作权限和窗口人员数量有限等限制,难以及时有效处理一些疑难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因政策瓶颈导致的个案问题及共性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今年年初,丹东市人社局在多数企业和群众已经在常规窗口“快办优办”的基础上,以解决少数企业和群众“办不成事”问题为目标,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结果窗口一设立,一下子就“火”了。
“这个窗口之所以受到百姓的好评,就是因为它确实是想到百姓的心里去了。”窗口首批接待员、有8年劳动监察与社保信访工作经验的胡晓倩这样说。
今年4月的一天,丹东一位在外省退休20余年的老人来到人社局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向工作人员讲述她的遭遇。
老人的退休金由外省社保部门发放,今年由于代发机构地点、联系方式发生变更,老人无法上传认证证明,导致退休金停发。
在了解老人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对方省代发机构,仅用1小时就帮助老人完成异地认证手续。
关丽萍说:“为确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真正发挥作用,丹东市人社局党组授‘特权’、出特招、谋特办,针对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规范程序、创新制度、特事特办,给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更加灵活的办结机制、办结方式以及办结时限。”
据悉,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成立以来,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导等解决简单问题3万余件,解决相对复杂问题98件,解决疑难问题59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