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的好消息越来越多。
然而有一个小城市,却被淹没在了一片喜讯之中,艰难自救。
它,就是辽宁丹东。
5月27日,“丹东此次疫情是一轮新的疫情”的话题悄悄上了热搜。
没什么人注意,讨论度才一千出头。
但丹东人的心里,却已是翻江倒海。
丹东的第一轮疫情,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
4月24日,辽宁省卫健委报告了3例确诊病例。
皆来自于丹东。
小城市的平静被猝然打破。
次日,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全市区实行静态管理。
截至5月8日,短短14天时间。
丹东累计报告感染者就已经有例。
虽然疫情发展得很快,但丹东人的心态还是很稳的。
每个人都响应号召,毫无怨言,积极配合。
乖乖呆在家里,绝不给防疫添麻烦。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被遏制了下去。
自5月16日起,丹东就实现了零新增。
然而,又熬了大半个月。
没想到大家等来的不是解封,而是又一轮的新增。
5月24日,辽东学院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7人核酸检测异常。
随后在重点人群中发现1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点检出9例阳性感染者。
3天时间,就出现了26个感染者。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还在后面。
根据基因测序,专家发现,这轮感染者感染的毒株为奥密克戎BA2.3。
与4月份疫情并不同源。
也就是说,24日开始的疫情,并不是上一轮疫情的延续。
而是一轮新的疫情。
仿佛是临交卷了,才发现自己没涂答题卡。
丹东人民这下再也坐不住了。
明明已经静态管理一个多月了,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又出现了新毒株?
这个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很多人可能觉得,和那些一线城市相比。
丹东没有什么存在感。
但其实,当疫情来袭,他们面对的困境,和那些大城市没有什么不同。
上海人民买菜难,他们同样如此。
疫情期间,丹东市就通报了多起超市哄抬物价案件。
有的,进销差价率甚至已经到了惊人的83%。
很多人还买到了坏菜、烂菜。
交通停运,快递停发。
不知道多少人的生计受到了影响。
这座城市,人口只有多万。
老年人口就有61万。
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很大一部分还要依靠旅游业。
一次疫情的冲击,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咬牙硬撑了。
更不要说第二次。
他们的处境,或许比其他地方还要严峻。
却无人知晓。
丹东身上,有浓浓的东北气质。
很实在,不矫情,有忙大家帮,有苦自己扛。
不怎么抱怨,也不轻易喊疼。
一旦开始发声,一定是真的坚持不住了。
有些委屈,他们不说,但我们应该看见。
不是只有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才值得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