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博士毕业来到昆明工作,至今已十年。我自幼生长在丹东,虽然上大学后即离乡,但学生时期每年寒暑假还会在家乡呆上段时日,至少我在心理上对于家乡并没有“离土”之感。而工作加之组建家庭以后,父母也随我长时间居住在昆明,其间回乡共三次,这十年才令我真正感受到了家乡之远。最近几年,中国各类媒体对东北地区的报道大多以其陷入瓶颈、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内容为主。但客观地说,在每次间隔三四年的回乡体验中,我看到这十年恰恰是丹东这个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市容市貌变化最大的时段。当我接受徐老师的委托承担由其主持的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边境口岸志资料收集及整理研究》的子课题《云南、广西边境口岸志资料收集及整理研究》时,我即主动向她请缨参与属于另一子课题东北地区口岸之丹东口岸的研究工作,因为我有“为家乡做点事”的“内在驱动力”,希望在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下,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家乡日后的发展和改变做出些许贡献。年1月底,我再次踏上了回乡之路。
一、“国际性”的高铁站
我乘坐的火车于2月1日早晨七点半到达丹东站,一出车厢映入眼帘的即是对面停车待发的开往平壤的国际列车。走在通往出站口的通道里,听到了车站播放的国际列车的出发时间和检票通知的广播。其实,这对于我并不陌生,因为读研、读博期间我在北京转车回丹东常坐的K27/28次,就是带有“国际标识”的列车班次。但近一年来我却是有了在云南亲身走过九个口岸的经历,所以很自然地意识到丹东作为口岸承担有铁路运输的任务。此种情况与中国多数口岸是不同的,也突显出这一口岸的重要性。我随即用手机把“国际列车”照下来,不想绿皮车厢在晨光中的拍摄效果颇有怀旧的意味。
丹东火车站候车大厅电子显示屏上的“国际列车”通知字幕
二、繁华的“年货街”
我在丹东的家虽然位于一个具有2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于家小区里,却是属于丹东最为繁华和人气最旺的地段。较早时候,安东县衙门就在离此不远的县前街上,后来这里发展成为丹东新柳商业步行街、于家早市等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较大的商业圈。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新柳步行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丹东的年货街。所以到家当天的下午,我就来到这条年货街上“凑热闹”。
夕阳下新柳步行街内的“美食街”一瞥
我们只是从上面的图片中即可看到,春节前丹东年货街上琳琅满目、物品丰盛以及人们喜迎春节购物的繁华热闹景象。值得一提的是,丹东人一年四季的餐桌上少不了海鲜,因为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即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在距离丹东市区大约50多公里的地方汇入*海。*海因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出产的海鲜品种虽没有南方海域的多,肉质却很肥美。丹东冬季多为冰冻海产品,相应地,年货街上近一半的摊位为海产品摊位。
新柳步行街上半段的左右两侧是丹东两个著名且颇有历史的商业购物中心:新柳商业城和金元宝商业城,主要经营服装百货及各类日用品。步入新柳商业城,除了熙熙攘攘的购物人流外,我感受到了更加明显的“国际气息”:近三分之二的商铺名头与售卖信息都使用了汉文和朝鲜文两种文字——至少四年前,我并没有看到如此多的状况。春节“走亲戚”期间,我与一位在金元宝商业城从事箱包批发零售生意的亲戚交谈时,得到了以下信息:朝鲜公开表示“弃核”后,来新柳商业城和金元宝商业城购物的朝鲜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平时为这两座商业大楼增添了不少人气。虽然朝鲜人对于中国的商场和各种商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却由于经济水平和购买力有限,总是在讨价还价中令粗线条的丹东商人无可奈何地友好拒绝或以薄利结束交易。所以总体而言,大半年来中国商人与朝鲜人的日常边民贸易主要赚的就是“人气”。
新柳商业城里随处可见写有朝鲜字信息内容的商铺摊位
三、界河——鸭绿江边
回到丹东的第二天,我来到了鸭绿江边。与中国许多座落在乡镇或是村落一级的小口岸明显不同的是,丹东是沿界河鸭绿江而建的带状城市。对于丹东人而言,“到江边儿”意味着散步溜弯儿、休闲健身,因为沿鸭绿江的市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即已被建为不设围墙的国家级公园了。我从住处出发,沿着不算宽阔的街道顺直走1公里左右就到了“江边儿”。从3号坝门走出,大概所在的位置就是丹东市区沿鸭绿江的中段部分。距离这一位置逆鸭绿江水流方向约1公里处,是丹东近十年来成片建设高层住宅的片区,而顺流方向约1公里则为鸭绿江大桥,穿过江桥即是丹东经济开发区。鸭绿江边丹东一侧高楼耸立、繁荣热闹的景象与对面朝鲜新义洲市寂静、荒凉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下图:
华灯初上,鸭绿江边来往的车流在鸭绿江边小广场放声歌唱娱乐的老(夏季时人会更多)
春节前,鸭绿江水并没有封冻。事实上在整个冬季,鸭绿江水除在个别极寒天气会有全面结冰的现象外,基本不会像高纬度的乌苏里江、松花江那样出现可以在冰封的江面上载车的情况。这是因为,丹东的地理位置在东北地区南部的辽东半岛、紧临*海,所以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被称为“东北的小苏杭”。当半个月后即正月十五,我再次来到鸭绿江边时,江水略有上涨,风吹江面波光粼粼,已颇有春意。沿江散步,我还遇到了在江里打鱼的两个人,老者已颇有收获:江鲤、泥鳅以及鲫鱼各有三盆,中年人则正拿着带棍子的鱼网在江边网鱼(见下图)。鸭绿江水清澈泛蓝,可见二十多年来的治污行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鸭绿江边的冬泳俱乐部及正在冬泳的人
我顺江流的方向朝鸭绿江大桥走着,不时会听到对岸传来的声响较大却又沉闷的放炮声。与周边“遛弯儿”的丹东市民聊天,获悉了这样的情况:朝鲜一侧近半年来正在拆除沿江的房子,据说要盖一些高楼大厦为他们的改革开放做准备。百姓的交谈之中不免会谈到人人关心的房价问题。朝鲜的*治局势与丹东房价似乎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因果关系:自朝鲜当局宣布“弃核”以来的半年多来,丹东市区的新房每平均价普遍过万,特别是市区江边的“江景房”已上涨到了每平一万五以上的水平。在丹期间,我从亲朋故友处也得到了基本内容相似的信息。
走到鸭绿江大桥下,尽管是寒冷的冬季但还是会看到三三两两在此拍照留念的游人,因为江桥端口即是国门。丹东口岸的国门与我们所去过的其他口岸不同,国门并没有特殊的标志性建筑。目前正在使用的鸭绿江大桥是在 结束后重新修建的,与之相隔二三十米的断桥则是战争中被美*飞机炸毁而留为纪念的。被炸毁的断桥原为旋转式桥梁,以中间桥墩为轴,能够开合,曾是鸭绿江上的一大奇观。正在使用的鸭绿江大桥上行铁路下行公路,承载着中朝两国陆路运输的重要任务。而两国的水路运输则主要由位于鸭绿江入海口西岸的江海分界线的大东港来完成。大东港也是我国最北端的不冻良港,万吨级船舶可直接驶入码头。站在大桥下的江边,可清晰地看到对岸朝鲜正在建设的为跨国贸易交流使用的工作大厦的轮廓。见下图:
作者在界桥下的留影
走过鸭绿江大桥地段,就来到了丹东市内沿江一段的开发区。这一区域集餐饮美食、娱乐以及文化广场等多种休闲项目为一体,尤其到了晚上,更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之地。即使是在白天,这一地段的人流也明显多于我步行穿过来的江桥另一边,见下图:
沿江走到开发区的游船码头附近时,我在马路对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朝鲜族饭店——“松涛园”,不禁有些感慨。我大学毕业后在丹东工作过两年,其间来过这家饭店两次,店面不大,装修也很朴实,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地道的朝鲜风味(打糕、拌饭、冷面都非常正宗)。事实上,丹东朝鲜族的饭店比较多,行业竞争也较为激烈。级别较高的金达莱、阿里郎等自不需多说,但像松涛园这样不算大的饭店能够在繁华喧嚣的开发区里生存经营二十多年,实属不易!我在“松涛园”门口与两位年轻的身穿朝鲜族服装的女服务员打招呼,二人虽然面带微笑,但汉语却不太熟练。这时作为丹东人会很自然地想到她们是来自对岸国家的朝鲜人而不是本地的朝鲜族。后来在与丹东的亲朋聊天时,有人说,松涛园饭店里的女服务员都是来自平壤的女大学生,定期轮换,不会长期留在丹东。可见,这家低调的存在于鸭绿江边闹市中的规模不大的朝鲜族饭店是了解朝鲜国家和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四、承载传统的新场所——“安东老街”
近年来,“安东老街”成了丹东人冬季里又温暖又有趣的好去处。事实上,这一主打美食的休闲娱乐项目建成仅有五六年的短暂历史。原本我对所谓的美食街已形成了近乎一致的印象——中国各地有名气的小吃甚至于西式快餐千篇一律地集中在一起,上演着类似庙会一样的热闹景象。而当亲临安东老街后,对此地不免“刮目相看”。
先说“安东老街”的地址,位于丹东万达广场的旁边。仅在十年前,这一片区域还被老丹东人认为是“城边子”的丹东造纸厂的废弃厂区。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丹东市区最为繁华的集商业与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不禁令我这个身居异乡的游子顿生“沧海桑田”的变迁之感。
安东老街正大门口
走近“安东老街”,其中的文化内容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长期不在丹东生活的人而言,在立体的视觉、听觉和味觉上都倍感亲切。两横四纵的六条小街,沿街不时出现丹东老巷子和老商铺的名称与建筑:聚宝街、财神庙街、中富街、茂盛胡同、高丽面店、羊汤馆……这些是我这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从小就熟悉的;而银市、瀛西大药房、美昌照相馆等我儿时从祖辈那里听来的老字号故事,也在此得到了复原。虽然美食部分不乏肉夹馍、长沙臭豆腐、韩式紫菜包饭等全国性小吃,但丹东的传统美食却是味道纯正且占主流的:炒热再放入蒜汁和虾油的丹东焖子、炒或汤的馇子、酸汤子、现压冷面、雪绵豆沙……这些都是我的乡愁记忆。而“老街”中心的“安东大舞台”却是个丹东地方民族文化汇萃的展示台。每晚的七点到八点半是节目表演的时段,正月初四的晚上我在这里观看了一场表演。除了改编过的加入二胡演奏的世界名曲外,就是各地民歌的演唱,其中朝鲜族、蒙古族民歌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非丹东本地人看了这样的演出可能会感觉缺乏“东北气息”,因为尽管定位在接地气儿的民间乐团表演层次,但主持人没有赵本山式的“东北腔”,更不见有代表东北民间文化的“二人转”节目。其实,这正是丹东地方文化的真实反映,并没有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而刻意安排带有明显东北特征的节目表演。因为地处辽东半岛与朝鲜接壤,丹东方言在辽宁地区仅与大连同属一个“亚片区”,常被称为“海蛎子味儿”的东北话,与东北其他地区的语音语调有着明显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丹东本地人也缺乏所谓的“二人转”情结。同时,丹东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以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为主,因此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融合才是真正具有丹东边境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丹东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北地区较为边缘的地带,多元民族文化与特色并存不但体现了其与区域主流文化的不同之处,亦是边境地方文化生态格局的现状特点。下组图为“安东老街”几处情景:
在丹东半个月,我来“安东老街”共有四次,每一次都有不同于前一次的更深的“乡愁体验”。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在缺乏绿意以灰色调为主的冬季的丹东,较之十多年前,人们除了“宅在家里猫冬儿”外,增加了好几处休闲娱乐的去处,比如:市区两端各建有一所滑雪场、四边郊区均有颇有档次的温泉度假村、中式韩式的海鲜烧烤等特色饭店遍布大街小巷……丹东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城了。
位于丹东近郊同兴镇的淮扬冰雪大世界一瞥
从丹东回到昆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尽管各项基础性条件堪称完善——气候宜人、交通便利、高楼大厦林立、市民人口素质较高,颇有成为国际性都市的优势和条件,但目前的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未来的发展方向似乎也并不明晰。想起在我成长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丹东有好多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产品:*海大客车、东方—齐洛瓦冰箱、菊花电视机、孔雀手表、康齿灵牙膏……即使是少不更事的我,也会脱口而出“丹东是个轻工业城市!”然而,这些无疑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当市场经济进入到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丹东随着整个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也必然发生着变迁,其间有在全国范围内的行业竞争中的“自然选择”,有体制改革的优胜劣汰、国家发展战略的统筹规划以及地缘*治的不确定性因素等等。而今,丹东的发展依赖于“口岸”的先天条件更加明显了:边境旅游的城市名片,加之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地区定位,无一不是因口岸的地理位置而衍生。众所周知,口岸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毗邻地区的经济带动与辐射,丹东背后的辽宁省尤其是沈阳和大连两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存在,无疑为其口岸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然而,对岸国家的发展却依然不明朗,至少目前难以为丹东的未来增色多少。简言之,丹东口岸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早已具备,而进一步的腾飞与朝鲜国家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因为二者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主编
徐黎丽
编辑
钟媛婷
图文
李智环
荐稿邮箱:bianjiangyanj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