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丹东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水利部技术验收,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
看点
01
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漫步在江城丹东,处处是“水美丹东”的生动景致。
9月2日至4日,水利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组,对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技术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丹东市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面成绩突出,年用水总量由年的10.35亿立方米下降到年的9.33亿立方米,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省级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试点前的84%提高到97.8%,且全部达到地表Ⅲ类水质以上,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
看点
02
丹东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6倍
年7月,丹东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入围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得益于丹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
丹东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辽宁省卫生城市”等称号。此外,我市水资源丰富,占辽宁省总量的1/4,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6倍,水资源优化配置潜力较大。
看点
03
试点期间总投资16.6亿元,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2万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建设“水美丹东”为主线,结合边境沿海特色以及独特良好的水生态禀赋,立足生态与文明的构建与交融,开展了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五大体系建设。
试点期间总投资16.60亿元,实施完成58项工程,实现42项考核指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解决全市饮水不安全人口3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
为完善城市水系格局,丹东积极推进青山保护工程,奠定全区水生态基底。将占市域面积75%的山地丘陵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合理利用区,实行差别化管理,实现了监测监管信息化等。
看点
04
实施生态治河,保护一江碧水活流
加强岸上点、面源污染的源头减排,取缔“十小”企业,开展化肥、农药减施专项扶持等,同时对已建防洪工程实施生态化改造,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维持河流良好的生态系统和自净功能。
看点
05
加强岛屿和河口湿地保护,打造滨海生态圈
以鸭绿江口湿地保护工作为核心,开展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促进滨海生态系统健康优美。
看点
06
升级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边境地区供水安全
适时启动丹东市城市备用水源建设,改变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的现状,设置多级水质在线监测站,并制定多项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看点
07
严守水生态红线,传承特色水文化
通过试点建设,初步形成了边境沿海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成效和良好的示范作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记者│卢瑶责任编辑│郑定成主编
李志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