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肺炎
近期,我市已进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输入病例时有发生,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广大市民应继续提高警惕,继续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1)良好习惯要保持。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嘴巴、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臂肘遮挡住口鼻;室内常通风,定期进行清洁消*。
(2)个人防护不放松。少聚集,与他人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3)倡导文明健康饮食新风尚。健康饮食,爱惜粮食;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肉类及海产品烧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
(4)做健康第一责任人。学习健康知识,做好健康检测,增强社会责任感,科学防控,不紧张,不松懈。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我市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节,最高峰一般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
预防措施
(1)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避免感染或减轻流感症状。
(2)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之后;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弯曲肘部掩盖口鼻,之后彻底洗手。
(3)保持室内清洁和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
(4)增强体质。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的休息,不吸烟和避免过大的生活压力。
(5)在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到这些地方逗留可考虑戴口罩。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注意休息,不要上班或上学。如果病情持续应戴口罩到正规医疗单位(发热门诊)就诊,并注意适当隔离。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人们常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感染,极易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引起暴发和流行。
水痘有哪些症状?
水痘发病较急,前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发疹情况。皮疹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2)避免与水痘病人接触,得了水痘后要注意隔离治疗。
(3)要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不去公共娱乐场所。
(4)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甲肝
甲型病*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是我市冬春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之一。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保护,目前我市以30-49岁的青、中年发病多见。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1)接种甲肝疫苗是我国目前预防和控制甲肝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避免食用生、生拌、未烤熟海产品,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改善卫生环境,避免新鲜粪便施肥。
(4)改善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状况。
诺如病*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胃肠炎是春季学校高发的传染病,由于呕吐是诺如病*胃肠炎最常见症状,所以该病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急性胃肠炎是如何传播?感染后又有哪些临床表现?又该如何预防?现在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诺如病*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
诺如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诺如病*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
预防措施
目前,针对诺如病*尚无特异的抗病*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感染和控制诺如病*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诺如病*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5)发生诺如病*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最常用的是含氯消*剂。
出血热
寒冬季节,正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的季节。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认识它。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人感染汉坦病*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就诊早晚和治疗措施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差悬殊,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患者束臂试验阳性。典型病例病程经过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轻型或治疗合理而及时的患者,往往五期过程不明显,或出现越期现象;重症患者则病情重,来势凶猛,病期可相互重叠,预后差。
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一氧化碳中*
一氧化碳属于有*气体,被人吸入肺中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而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中*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甚至危及生命而造成死亡。生活中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的场所包括排烟不良的家庭厨房,热水器安置不当的卫生间,密闭的空调汽车内,使用燃气或煤炭又通风不良的居室以及理发店、饭店、旅馆、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冬季尤其是雾霾天气时,风速小气压低,易发生由燃煤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
预防措施
(1)使用烧煤炉灶或燃烧物品时,要注意开窗通风,有条件的最好同时打开排风设备,炉灶设备在使用时要有人照看,尤其是平房、棚厦居室和偏远农村学校教室内采用燃煤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及空气流通。
(2)使用燃气热水器要购买合格产品,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严禁将热水器安装在淋浴间内。
(3)经常检查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如有泄漏,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燃气公司进行维修。
(4)不要长时间在车内使用空调,尤其避免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
(5)冬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娱乐场所进行长时间的娱乐活动。
(6)采取电视、广播电台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尽可能做到预防一氧化碳中*的知识家喻户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2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8例,广东4例,山东2例,湖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6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境外输入5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区例(出院例,死亡例),澳门特别行*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
12月2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截至12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含境外输入65例),治愈出院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1例。
来源/丹东市疾控中心国家卫建委辽宁省卫健委
视觉/于蕾
责任编辑/王强郑定成编审/王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