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报道丹东海岸的生
TUhjnbcbe - 2021/2/10 19:08:00

在东港的沿海滩涂和海水养殖育苗基地,每年4月到10月份之间,总会有一个身影频繁出现在这里……他就是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杨辉。

5月11日,在东港市*土坎镇滨海公路公里处的一家水产苗种繁育基地里,菲律宾蛤仔(又称杂色蛤)繁育孵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这是市里的重点项目,杨辉带领团队从3月份开始一直驻扎在东港。他兴奋地告诉记者,5月底前,种贝就要催产孵化了。

亲水汉子

杨辉出生在凤城市鸡冠山镇,从小在草河边长大的他特别爱玩水。每到夏秋季节,杨辉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河里游泳、捕鱼、挖河蚌。

有一次,父母带他到锦江山公园玩时,杨辉对荷花池里的红鲤鱼产生了兴趣,想着要是自己能养殖出红鲤鱼就好了,这也是年少的他第一次对水产养殖有了念想。年,杨辉报考了大连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并得偿所愿被录取。从那时起,他便与海水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大学毕业后,杨辉被分配到当时的丹东市水产研究所工作(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前身),一晃儿就是30年。他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了海水养殖、水产品质量检验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领域的专家。

潜心养殖

丹东的水产品资源丰富,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海海域的自然海水资源量渐渐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从那时起,水产养殖日渐成为市民餐桌水产品的主要来源。据了解,目前丹东市场上70-80%的水产品都依赖养殖,杨辉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由杨辉主持参与的海参、脉红螺(海螺)、毛蚶、大竹蛏、杂色蛤、*蚬子等人工育苗孵化项目,均已成功并投放市场,有效保障了市民的餐桌供应。

从外表上看,杨辉是个比较大气的东北汉子,他工作非常细心,而且很能吃苦。东港海边风大、蚊虫多,为了研究水产苗种,杨辉就住在孵化基地附近的村落里,夜晚常被蚊子叮咬,潮湿的被褥让他睡不踏实,一日三餐更是简单。可杨辉不觉得苦,反而笑着说:“想吃好睡好坐办公室,我就不干这行了,做这个完全是因为兴趣。每当孵化成功一种濒临衰竭的海洋生物时,我都很兴奋。”

一组科研项目及技术推广成果,为杨辉的话作了注解:由他主持推进的《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年度丹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一种脉红螺苗种的培育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参与的《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辽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同时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组织完成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海蜇、对虾及海水鱼混养)技术推广工作,年创经济效益约5.5亿元;组织完成滩涂贝类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使滩涂贝类养殖面积推广到30万亩,年创经济效益10亿元……这些科研成果都是“真金白银”,不仅为地方和养殖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丰富了丹东市民的菜篮子。

不负时光

在海水养殖领域工作了几十年,杨辉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不仅积极投入到科研项目的开发研究和技术推广中,还参与编制了丹东地区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

目前,杨辉是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市科学技术评审专家,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成为“领跑者”,还主动帮助年轻人成长,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身边的年轻人。

作为丹东市首批专职科技特派员,杨辉为东港地区水产养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义务指导,为企业增收增效作出了贡献。年被市*府评为-年度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

每年,杨辉团队人工培育的水产苗种都会以增殖放流的形式汇入大海,保护生物链的同时,也让丹东百姓受益。

责任编辑│魏丹阳编辑│李佳泽

记者│方晓明

?丹东日报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报道丹东海岸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