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宝锋报道“以前换证要用一上午,有时工作人员还得中午加班帮办;现在,来办事不用排队,只进一个窗口就能快速办完。”丹东市推出的食药质监审批业务“一窗受理”模式,让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业务的市民林东升真切体会到审批时效再提速带来的便捷。
全力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打通堵点、补上断点、解决难点,今年以来,丹东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深入落实“六保”任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出台一系列*策组合拳,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截至10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9万户,注册资本(金).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16.46%。
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围绕打造“全省行*审批事项最少市”的目标,今年,丹东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拓展“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从服务、*策、制度、环境等多方面优化供给,进一步向基层、园区和市场放权。与此同时,丹东市狠抓落实“减免缓”扶持*策,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对接企业等活动,推动企业降低成本,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订单不足、供需脱节、用工短缺等突出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丹东市还开展“百亿送贷行动”,累计投放贷款9.79亿元。
找准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补的补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到位,丹东市千方百计拆除影响企业发展活力的“门槛”,全市市场主体质量和活跃度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存量由年的11.6万户增长到现在的20.9万户,年均基本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市场主体满意度、舒适度和安全感的提升,增强了丹东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78户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已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增速连续个月实现增长;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8.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
原文如下:激发每一个经济“细胞”活力——丹东市多措并举优服务保市场主体记者蔡晓华▲东港市圣野浆果合作社的新鲜草莓发往全国(资料图)▲丹东丰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火红的生产场面(资料图)核心提示市场主体活跃是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力注脚。今年以来,丹东市坚持“支持发展、主动作为、便民利民、转变职能、依法监管”的理念,找准“准入准营”突破口,继续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努力在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加强登记管理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注册资本(金).5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4%和16.46%。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大门
“来了不排队,还能有其他窗口帮忙办理,真是太便捷了。”在丹东市公共行*服务中心市场局窗口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业务的市民林东升对记者说。今年8月,丹东推出食药质监审批业务“一窗受理”模式,通过业务融合、窗口重组、人员整合,再次提高审批时效,让市民只到一个窗口,就可办理所有食药质监审批业务。“窗口整合,不仅平衡了不同窗口的业务量,还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审批分局局长于璐介绍说,此次整合重组,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原有的食药审批窗口和质监审批业务窗口进行拆解重组,取消原有的食药质监审批分窗口受理方式,重组后的受理窗口可以受理食品药品审批、特种设备许可、计量许可等全部47项业务。去年,丹东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取消名称登记预先核准环节,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权,申请人可通过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进行自助查询、比对,自主选定申报企业名称,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起名难、效率低、不自主”问题。今年,丹东继续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适用范围扩大到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今年6月,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改革,推行申请人以自主电子填报方式申请经营范围的事项内容。依托省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丹东地区实现了工商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发照并公示等各环节的全程电子化。与此同时,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还与相关商业银行开展“*银助企”合作,在全市7家商业银行94个网点开展工商登记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工作。为推进复工复产,积极推行登记注册网上办理、电子化办理、不见面办理,将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纳入网络电子化办理范围,解决百姓办照堵点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笔,占登记业务总量的70.75%,其中,新办理设立登记业务笔,占设立登记业务总量的92.7%。找准“准入准营”突破口,持续发力,千方百计拆除影响企业发展活力的“门槛”,全市市场主体的质量和活跃度显著提升。截至目前,丹东市市场主体存量由年的11.6万户增长到20.9万户,年均增长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多措帮扶联合助力
企业发展底气更足
“12万元退税款不到24小时就到账了,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啊!”日牵物流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华说,及时到账的退税款为企业复工复产增添了信心。年初以来,为纾解企业的经营困难,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迅速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策,与人社、医保等部门积极协商,采取“全险种、全类型、全批量”的“全退模式”。针对丹东市众多出口企业面临的订单丢失、急需周转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丹东市税务局大力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出口退税“即申、即审、即办、即退”。在全面推行出口退税网上业务申报的同时,还实行纸质资料“容缺办理”,进一步提高退税审批效率,实现了退税办理全程电子化、“零接触”。承诺全市出口企业退税审核审批平均用时在6个工作日以内,为企业提供实打实的资金保障。“税务系统的帮扶行动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让我们能够专心做产品、找市场。”丹东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殿文由衷地说。通过开展“税务帮扶行动”,丹东市税务局积极落实税费优惠*策和复工复产*策。组织税源管理单位合理调整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积极做好纳税人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策的通知,依法及时收集、传递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等申请,积极帮助纳税人减轻办税负担,缓解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共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77项,延缓缴纳税款万元,帮助当地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万元,为企业发展增加了底气。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百亿送贷行动”,深入开展“送贷到校园”“送贷帮创业”“送贷助转型”“送贷到产业”和“送贷促增收”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种送贷行动68次,涉及市场主体4户,累计投放贷款9.79亿元。在丹东市委、市*府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地区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市场活力、动力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当月增速已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增速连续个月实现增长;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8.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构筑创新生态体系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为使知识产权办理更加方便快捷,丹东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在丹东设立受理窗口,年9月,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启动运行。受理商标注册申请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工作,原来需要到北京办理的业务,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丹东市商标申请人办理业务,缩短了商标授权时间,拓宽了商标注册服务渠道。年6月,商标受理窗口全部转变为电子受理,业务受理范围扩展至24项。疫情防控期间,商标受理窗口设立“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便利化服务,为7家企业扩大生产医用隔离衣经营范围,为12家生产防疫用品企业申报了16个商标。今年2月,丹东市商标受理窗口业务受理量在全国个窗口中排名第17位,商标注册量达件。为了激发创新活力,今年8月,丹东出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鼓励*策,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具有丹东市户籍或居住证的个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按照元/件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贴。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和优秀奖的专利权人,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对获得辽宁省专利奖一、二、三等奖的专利权人,分别给予5万元、万元、2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元、元奖励。为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精准把握知识产权*策,年初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以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知识产权下基层、进百企”和“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通过走访企业、举办培训会、银企对接活动等形式,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与此同时,丹东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力度,深入挖掘地理人文内涵,制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方案》,新注册“东港蓝莓”“叆河青萝卜”两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9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9件;新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总量达5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件,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明显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群体。来源/辽宁日报编辑/何婷婷
责任编辑/王强郑定成编审/王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