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沟景区
青山沟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北部山区,距宽甸县城70公里、距丹东市城区公里、距省会沈阳市公里,全景区由八大景区构成,已开发出“虎塘沟”、“青山湖”、“飞瀑涧”、“中华满族风情园”四大景区,景区面积.8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景区内有个景点,大小瀑布36条。这里有浓绿的森林、清澈的江水、幽深的峡谷、宁静的深潭,宛如“童话世界”,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之一。
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对于喜爱自然地理的人而言无疑是一场畅快之旅。
1
青山湖景区
青山湖景区水域辽阔,长达百里,水深30——米,“两岸青山相对出,扁舟荡破水中山”。望夫台、“松神”、“青铜壁”、“盛夏冰凌”、“参王峰”、“小仙台”等景点,临水即观山景,登山可望水秀。景区内,备有游船、快艇、豪华龙舟,同时能载运位客人游湖、观瀑、览胜、敬庙、拜佛、垂钓、购买山货。冬季的青山湖、银装素裹、更别有一番北国风情,湖上雪橇载客漫游,观冰上秧歌,听松涛荡谷,品山珍海味,赏名家书画,让游客尽得低消费高享受的山野乐趣。
2
飞瀑涧景区
飞瀑涧景区有闻名遐迩的辽宁省第一大瀑布,“青山飞瀑”从32米高的断层峭壁上飞流直下,状如玉带银河,气势磅礴,动人心魄。“仙女潭”、“镇水石”、“小石径”、“观瀑亭”将会使您流连忘返。“刘青山烈士墓”、“杨靖宇抗联指挥部遗址”、“靖宇泉”等景点,将带您踏上一段“红色之旅”。
杨靖宇(年2月26日-年2月23日),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优秀*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将*就一直带领*队进行抗日。他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司令,从年一直到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直到年1月,他所率的部队被日本*队(关东*)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但据称被一个参谋出卖,他所率的60多人被发现。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致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杨靖宇指挥部遗址
青山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宽甸县内最早开发建设的旅游风景区。年作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后,在滴水砬子(飞瀑涧)景区设立抗联*部遗址景点,年树立杨靖宇绿豆营抗日纪念碑,并被列为丹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女潭”北面山峰上就是当年杨靖宇将*的临时指挥部遗址,现还可以看到当年抗联战士构筑战斗掩体,峭壁上还依稀可辨战斗的弹痕。那里的一湾泉水就是“靖宇泉”,是当年抗联战士饮用的泉水,当年掩护杨靖宇将*而牺牲的刘连长的坟墓,墓碑尚存。
3
中华满族风情园
中华满族风情园是展示中华满族民俗风情的第一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园内所有建筑既有清宫特色又有民俗风韵,满乡戏院、满族百居园等。以古朴典雅和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色彩斑斓和底蕴丰厚的民族风情,格调高雅和扣人心弦的满族文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誉为“中华满族第一园”。
he
赫
tu
图
a
阿
la
拉
cheng
城
位于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距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永陵5公里。“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小山岗,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赫图阿拉城是一座拥有余年的历史古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于此“*衣称朕”,建立了大金*权,史称后金。后金天聪八年(),被皇太极尊称为“天眷兴京”。是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在研究清前史、艺术、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年2月21日—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是中国后金*权都城。又称兴京、黑图阿拉、赫图阿喇或黑秃阿喇,满语作hetuala,为“横岗”之意。故址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赫图阿拉城,第六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故城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年)。
明清兴亡决定性战役——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清
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歼灭明*约5万人,缴获大量*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大败而告终。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文字
辛昱莹卢山
编辑
卢山
?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