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味为你盘点天津由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天津别名“津门”,就是首都的门户之意。天津以“门”命名的地点有多处。“门”的地名来源于城门。天津城始建于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天津设卫。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福修建造天津城垣,在东西南北各设一座城门。年,对城垣进一步修整,各城门上建造门楼。当时天津卫四座城门的门额分别以“拱北”、“镇东”、“安西”、“定南”命名。北门外是通往京师的必经之路;东门外濒临海河,驾舟东下可达大沽海口,饱览日出壮丽景象;西门外一片绿树烟霭;南门外则是千顷稻田。明代“津门八景”的前四景,就是对卫城四门风光的概括———“拱北遥岭”(北门)、“镇东晴旭”(东门)、“安西烟树”(西门)、“定南禾风”(南门)。清朝康熙十三年(),天津总兵赵良栋重修天津城池,重题四门匾额:“东连沧海”、“西引太行”、“南达江淮”、“北拱神京”。历经沧桑的四座城门,已不复存在,但已成为地名“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的由来。由四座城门又派生出不少街名,如“南门外”、“北门里”等;还产生了如“南门西”、“西门南”等街道办事处名称;“南门脸儿”成为天津方言口语中最为典型的地名之一。谈到天津的“门”,不能漏掉南市食品街的门楼。四座门分别命名为“振羽门”、“兴歌门”、“中圣门”“华腴门”,首字连为“振兴中华”,把古典文化与时代精神冶为一炉,令人击节。宁河县在天津市东部,县*府驻芦台镇。明朝时为宝坻县地。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由宝坻县析出单独置县,适逢怡亲王开浚宁车沽河,故将该县定名为“宁河县”。静海县在天津市西南部,县*府驻静海镇。东汉时属渤海郡,北宋时为清州乾宁县地,大观元年(1107年)置靖海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静海县”,以求安定太平之意。“宁河”与“静海”两个县名形成对仗,从语义上分析,这两个县名的语义是“使渤海、海河地区永远太平宁静”。宝坻县在天津市北部。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析香河县东部置宝坻县,取“盐乃国之宝,如坻如京”之义得名。“坻”,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蓟县在天津市最北部,历史悠久,古名“渔阳”。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蓟州,取古蓟门关为州名,后一直称为蓟州。1914年改名蓟县。武清是历史悠久的区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武清”的由来,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武清,汉雍奴、泉州县地,唐天宝初改今名,……清河自渤海章武来,东北至泉州北入滹沱,武清盖因清泉河、清河为名”(吕式斌《今县释名》,1931年)。第二种说法对前者提出质疑:“清河、清泉河,有‘清’无‘武’,‘武’从何来,不得其解。唐时雍奴县幅员广大,《水经注》云:‘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滇。’其中有武盍淀、清淀。取武盍淀之‘武’,清淀之‘清’两个词头合为‘武清’,既不失县名之源,又具吉祥之意”(《武清县志?考辩》1991)。第三种说法是明代郭子章撰写1614年成书的《郡县释名》:“武清县,本汉雍奴县,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义也。”雍奴县是幽燕盛武之地,久为兵燹所祸。把“雍奴”改为“武清”,所谓“武功廓清”就是用*事功绩去摧陷廓清,荡涤邪恶,以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分析上述三种说法,当以第三种为佳今晚报副刊曾刊载杨德华先生(八里台)地名新考一文引,第29卷泰定本纪泰定元年八月躬诸***里台,因元代译文无定字,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八里带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孙.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带,迤西有防水堤衍称王顶堤.八里台是八里带亲王属地之通称,并不指特定之楼台,亦无距何处为八里之量化概念.杨文中说明六里台与七里台均未得出处,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计算里程数推想得出.以上论据比较可信.六里台地名出现于解放前,当时为一片荒地,处于海光寺与八里台之间,人烟稀少,当时仅有一个中日中学建于该处,以学习日语为主由日本*方赞助,授课教师有沈兼士、周作人……等,年日本投降后该校停办,校址移交于南开大学北院。年院系调整后又将该校转拨于天津大学土建系,两年后转给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现在是天津师范大学北院,当时八路公共汽车即由东站开通至六里台终点站.这是在天津地图上首次出现六里台地名,其来源估计是按距八里台约1公里而臆测得出,并没有台的依据.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无此定名,但人们都断想在八里台与六里台之间理应还有一个七里台点缀其间.年天津三大学(北洋大学、南开大学、津沽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其中将调整后的北洋大学(已更名为天津大学)将由西沽北洋大学旧址迁至七里台现址.当时该地址有土地余亩,水坑数百亩,废体育场一座,财*局旧仓库一座、交通部电台一座、校区东邻卫津河与卫津路,当时为弹石路,东校门卫津河上有旧木桥一座名南国桥,建筑工程于年5月开工,大批砖、灰、砂、石源源运到工地。由于场地陌生,运输工人每每不得其门而入,有的运至南开大学,有的运到六里台寻址找收料人,进料较混乱。当时作者任建校总工程师,杜齐礼教授任工程组副组长,郭冰同志任材料组长,经三人商议便在校东门木桥处立上大木牌一个,上书天津三大学七里台工地,从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余人,运料工人及大车、汽车等都日日出入校门,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随之不胫而走.“紫竹林”是天津老地名,如“紫竹林租界”、“紫竹林码头”、“紫竹林兵营”等,在天津近代史上和天津民俗风情小说里,都赫赫有名。但“紫竹林”确切的遗址位于何处呢?经考证,当年的“紫竹林”位于今和平区承德道与吉林路交口的东北侧。紫竹林初为庙宇名,不久派生为聚落名,后为街名、地区名,最终湮没无闻。相传清康熙初年(),在此地建造了一座供奉观世音的紫竹林庙,正殿三间,两厢有配殿,院内植有竹林。寺庙遗址就位于今承德道原市图书馆附近。场”指平坦的空地,其中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的,就是“打谷场”。天津就有几处由“打谷场”而产生的地名。处于河北区东南部的“王串场”,泛指真理道以北至金钟河大街,红星路以西至丰恒路这一区片。此地在历史上曾被俗称为“东开”,就是以老城里为中心而言,城东面的一片大开洼。清朝前期,这里地旷人稀,农田和荒野交错,原属武清县,清雍正八年()划属天津县。乾隆年间,住户渐增形成村落。时有王姓住户名“串子”者,在此修建了一座打谷场。每年夏秋收获季节,当地农民就租用这个谷场晾晒碾轧谷物。人们习称“王串场”。此后这个谷场名逐渐演变成为河北区著名的区片名了。红桥区东南部有赵家场大街,北起北营门西马路,南至南运河北路,长约米,约于年建成。清朝初年有赵姓人家在此筑建打谷场,后渐成聚落,初名“赵家场大院”,后住户增多,形成街道,故名“赵家场大街”。由这个赵姓谷场又派生出“赵家场河沿”、“赵家场渡口”、“赵家场胡同”等。“赵家场河沿”原为土道,十分狭窄,后拓宽铺成沥青路面,与各路段接顺,统称南运河北路。“赵家场胡同”约年成巷,因里巷北口是赵家场摆渡而得名。红桥区南头窑附近有“场院街”,东南起椿树胡同,西北至南赵家胡同,长70米。约于年后形成,因此地原为打谷场而得名。在南开区北部靶革当大街和南开五马路之间有两条交叉的路,即“华家场北大街”和“华家场东大街”。所谓“华家场”,系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家的菜园和谷场。年后有人在此建造房屋,逐渐形成里巷,初名“华家场大街”。后以所处方位分别名为华家场北大街和华家场东大街。在南马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处西侧有“姚家下场大街”,不过这个“场”不是打谷场而是柴场。“姚家下场大街”东起老塘子胡同,西至郭家胡同,长约米,原为护城河岸,年拆城后,在此修建阴沟,形成一条土路,曾名官沟街。年姚姓兄弟二人在此开设柴场,因卸柴场院地势较低,故俗称“姚家下场”,后渐成聚落,故以柴场得名,由此又派生出“姚家下场胡同”和“姚家下场横胡同”这两个里巷名小白楼得名由来,有四种说法。一、清代招商局总办徐润的祠堂坐落在开封道与大沽路交口北侧,为白色中式两层楼房,人称小白楼。二、在开封道近海河处西侧,有一白色教堂,俗称小白楼教堂,后衍化为地域名。三、英租界当局为英兵修筑白色二层小楼作为娱乐处所,原址在大沽路和徐州道交会处鸿福饭庄对过,人称小白楼。四、十月革命后,一些白俄妓女来津,在此开妓院,因楼房门墙涂成白色,故称小白楼。四种说法涉及的白楼,均难确考,但小白楼这个地名却遐迩闻名。年天津开埠后,小白楼一带最初为美国租界,其地域东西方向以海河与海大道(今大沽路)为界,南至今开封道,北迄今彰德道,面积约亩。年美、英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小白楼东傍海河航运码头,又比邻金融贸易中心——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形成以外国人及官僚、买办等为服务对象的销金窟。海光寺位于南京路与南门外大街交汇处东北侧,即南京路以北、多伦道以南、万全道以西、南门外大街以东的范围。清乾隆年间,天津总兵蓝里在城南大规模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使那里成为稻垄纵横、蛙鸣阵阵的鱼米之乡。康熙四十四年(年),蓝里延请名僧成衡来津创建普陀寺。寺院宽敞壮观,院内遍栽葡萄,故俗称“葡萄寺”(“普陀、葡萄”读音相类)。年康熙帝巡幸天津,为普陀寺赐题匾额“海光寺”。于是,普陀寺遂易名海光寺。寺外植柳万株,枝叶披拂,绿荫遮地;辟田百顷,与城南河塘相连,菡萏盛开,稻香萦怀,文人雅集,游船荡漾,十里波光与碧瓦朱墙相映,故有“小江南”之称。天津人在称呼某种类型若干家族、商家等组成的系列时,喜欢用“八大……”的总括形式,例如“八大家”、“八大祥”、“八大天”、“八大成”等等。清初以来,天津人对本地豪富家族就有所谓“八大家”的说法。来新夏主编的《天津近代史》云:“被天津社会相沿传称的‘八大家’,他们是‘天成号韩家’(粮、船商)、‘益照临张家’(盐商)、‘益德裕高家’(盐商)、‘杨柳青石家’(粮商)、‘土城刘家’(粮商)、‘长源杨家’(盐商)、‘正兴德穆家’(粮商)、‘振德*家’(盐商)。”粮商与盐商各占4家,可见天津盐业地位之尊。所谓“八大祥”,就是闻名津京乃至华北地区的8家店名带“祥”字的绸布庄: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益和祥、隆祥。“八大祥”又称“祥字号”,均系山东章丘县旧*镇孟姓族人(同姓不同宗)所拥有。年以前的劝业场,共有大小商店、摊位三百多家。商场集购物、娱乐、消遣于一体,在商场内设有天宫影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大观园以及夏天夜间开放的屋顶娱乐花园“天外天”等游乐场所,时称“劝业八大天”。从清康熙至民国时期,天津有8家店名含有“成”字的天津风味大型饭庄,即聚庆成、聚合成、义和成、聚乐成、义升成、福聚成、聚升成、聚源成,合称为“八大成”。其中聚庆成开办于乾隆元年,原址在荣业大街*河戏院旁。该饭庄之所以取名“庆”成,含有庆祝乾隆皇帝登基之意。后乾隆南巡路过天津,住万寿宫(今北马路小学),每日均由聚庆成饭庄供应御膳,可见烹调水平之高。天津的胡同集中在城厢地区以及红桥区、河北区等当年下层百姓聚落。进入20世纪,随着民居建筑的发展,小街小巷就改用“里”“巷”的通名了。从命名的语义上分析,胡同的命名比较随意、粗俗、口语色彩浓,注重显示地域外在的形象特点;而“里巷”的命名则比较庄重、文雅,书面语色彩浓厚,注重突出内在的社会理想道德的追求。里巷命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祝吉成语命名—南京路吉利大厦原址的大吉里、大利里取“大吉大利”意命名;治安大街万庆里取“万象更新”的首字和“普天同庆”的尾字命名;陞安大街华荣里以“荣华富贵”意命名。此类里巷还有福厚里(厚德载福)、宁康里(安宁康健)、益德里(益寿厚福)等。以房产公司命名—开封道先农里以先农房产公司命名;和平路裕德里以裕德房产公司命名;和平路吉庆里以吉庆房产公司命名;建物大街利津巷以利津房产公司命名;建物大街庆有西里以庆有房产公司命名等。以人名命名—营口道桐寿里由严智桐、严智寿兄弟出资建造,各取名中一字命巷名。庆善大街宝庆里由赵宝庆出资建造,以其名命名。和平路中孝里建成后卖给日本人中户川孝造,将人名缩略为里巷名。此类命名还有惠铭里(高惠铭)、荣兴里(李荣兴)、信昌里(李信昌)、珍明里(金珍明)、庆元里(孙庆元)、清惠里(周清惠)等。以企业、品牌命名—中山路与金钟路交口的达仁里是达仁堂制药厂的产业,也是达仁学校故址。多伦道中原里是中原公司(今百货大楼)的职工宿舍。荣安街信德里由信德银号经理仝信权建造,以信德银号名命名。陞安大街双合里由双合车厂刘、李二人合资建造,以其厂名命名。以房主堂号命名—荣安大街崇德里由赵家冰窖经理赵炳文出资建造,以其家“崇德堂”命名;荣安大街惟善里由陆家出资建造,以其家“惟善堂”命名;陞安大街天顺里由交通银行张副经理出资建造,以其家“天顺堂”命名。“北洋”在清末成为煊赫的词,如“北洋三*”、“北洋*阀”、“北洋大学”等,都与天津有关。北洋大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初名北洋西学堂。年迁至西沽,改名北洋大学堂。年后改称北洋大学校。年改称国立北洋大学。年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大学。李鸿章、袁世凯在天津建立了一系列以“北洋”冠名的新式学校,如:北洋水师学堂(今东局子)、北洋陆*讲武堂(今韩家墅)、北洋武备学堂(今韩家墅)、北洋法*学堂(今志成道)、北洋女师学堂(今美术学院)、北洋师范学堂(今志成道中学)、北洋*医学堂(今*纬路)、北洋巡警学堂(今河北堤头)等。派生地名也有层级性,例如由北洋大学派生北洋桥,由北洋桥又派生出北洋里等。北洋桥是横跨北运河并连接红桥、河北两区的重要通道,原为木桥,年由北洋大学土木系师生设计建造,名“北洋大桥”。年废弃,在其南侧另建一座木桥,沿用其名。年在旧址重建钢筋混凝土桥,命名“北洋桥”。北洋胡同在河北区天泰路中段西侧,原名杨家大院,后因重名改为“北洋胡同”,因临近北洋桥而得名。至于河西区的“北洋里”则派生于北洋纱厂。北洋里位于河西区南北大街北段西侧,年建房成巷,始名东宝兴里。年北洋纱厂购置此地房产建筑职工宿舍,故名“北洋里”。附近的“北洋工房”、“北洋新里”等巷名,亦由北洋纱厂派生地名与唐王东征天津地名里蕴含着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例如与唐太宗(或称“唐王”)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为数不少,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的来源都和李世民有关联。“挂甲寺”在河西区新围堤道南北大街北段西侧,是天津市区南部最大的一座佛教寺庙。该寺建于隋末唐初,已有多年的历史。明万历二十八年()《重建挂甲寺碑记》载:“大直沽迤南三里许,有古刹曰庆国寺,后名挂甲寺。其由来远矣,图经无考,得与父老传闻云:当大唐征辽奏捷,驻师此寺,故更名焉。世远倾颓,遗迹尚在。”民间传说“挂甲寺”就是李世民当年征辽返回途中驻师挂甲休憩的地方。据民间传说,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于此地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小安宅”是李世民曾于此安营扎寨,初名“大小安寨”,后改今名;“验甲宫”是李世民东征途中晾甲的地方;“邦均镇”原名“商君店”,因传说战国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后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地名谐音“伤*”犯忌,故改名“邦*店”,后民间演化为“邦均镇”;“马伸桥”是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御马劳乏伸腰,故村名“马伸腰”,后演化为“马伸桥”。据民间传说,宝坻区石桥镇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大小“黑豆窝”,传说当地盛产黑豆,唐王征东回师路过此处时曾用黑豆喂马,故名“黑豆窝”。石桥镇还有一个叫“歇马台”的村落,传说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地高台歇马,故名。“帐房衢”是李世民东征途中设帐房之处。“务”原指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只用于地名,例如武清区的“河西务”,位于天津市西北边缘,故有“津门首驿”之称。河西务原是北运河岸边一个收税的关所,辽代建村,因位于白河(今北运河)西岸,故名。元代成为漕运要冲,到明代已成为京津之间重要商镇。武清区杨村附近还有“周家务”、“粜粮务”等。“坊”指里巷,多用于街巷名。和平区街巷名中就有几个以“坊”为专名者。“仰止坊”在山西路西端南侧,年由庄静仁与日商合资建房成巷,因与“鸭子房”毗邻,遂取其谐音以命今名。此名含有“高山仰止”之意,不愧为变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之命名典范。“益友坊”在哈尔滨道东段南侧,年由房主路益祥建房成巷,并命今名。其中含蕴“良师益友”之意,且取名中“益”字入名。“育文坊”在重庆道中段南侧,年由房主庄东峰(字育文)建房成巷,以其字号为巷名。“建德坊”在贵阳路北段东侧,年由房主徐世璋建房成巷,取《老子》中“建德”这个词为巷名。武清区北蔡村乡以东3公里的范围内,有几个以“羊坊”为名的村落,如刘羊坊、张羊坊、苏羊坊、肖羊坊、韩羊坊、翁羊坊等。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批移民迁徙至此,因移民昔日在元朝时,世代以养羊为业在官田定居,因而在此形成的新聚落则以“姓氏+羊坊”为村名。“老龙头”这个历史区片名,泛指今河北区南部、天津站及其周围一带。天津火车站和横跨海河的浮桥(位于今解放桥附近),都曾以“老龙头”为名。今天津站后广场还有一家旅馆--“老龙头饭店”。关于“老龙头”地名来历,概有两说:一、乾隆赐名;二、因火车得名。第一种说法:乾隆三十年(),天津道台陈辉祖等为接驾,在海河东岸大直沽西南一带,建造行宫--柳墅行宫。转年,乾隆在大学士刘墉陪同下,率船队莅临三岔河口,视察河工,召天津道台等地方官员登舟随驾前往。龙舟驶过马家渡口(即今锦州道通海河处),见河道逶迤延展,波纹犹如金鳞,涌向天水一色的远方。乾隆颇有兴致地赞叹:“此河酷似游龙!”侧目东顾,惟见岸边盐坨林立,蜿蜒数里,蔚为壮观。乾隆问:“此为何地?”刘墉示意天津道台陈辉祖回禀,因当时此地还没有名字,陈一时语塞。乾隆见无人答话,面露不悦。刘墉灵机一动,受皇上刚说“此河酷似游龙”的启示,一语双关地答道:“足下乃老龙头也。”乾隆会意一笑:“好一个‘老龙头’!”天津道台连忙叩头谢恩:“谢主御封‘老龙头’!”于是“老龙头”这个地名便诞生了。第二种说法:天津站年建成,当时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火车站。年通车,因一列火车外形如长龙,故谓车站为“老龙头”;或谓当时为慈禧太后特制专列,车厢及机车外观均以金龙装饰,命名“龙号”。因专列停放于此,故名“老龙头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位于今河北区南部,海河东路东段北侧,为京津交通枢纽。始建时站舍简陋,设施落后。年,曾为义和团奋力抗击八国联*侵略者的战场,后曾先后以“天津老站”、“天津紫站”、“天津东站”等为站名。和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一样,天津“三不管”,在解放前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平民游乐场。“三不管”这个露天市场形成于20世纪初期,其地域范围:东至东兴大街,西至荣业大街,南至华安大街,北至清和大街,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年以前,天津的繁华区在北大关一带,故而清诗中有“繁华要数估衣街,宫南宫北市亦佳”的说法。侯家后一带,茶楼、戏院、酒馆、饭庄、澡堂、妓院密集,是当时人头攒动的游乐场所。年,八国联*入侵,天津城被攻陷,当年商业鼎盛的北大关、大胡同、估衣街、针市街、侯家后一带惨遭焚毁。海河两岸大片地区沦为九国租界地。而在南门外“东兴市场”原址附近那片百亩洼地,是开辟外国租界甩下的一块边缘区,逐渐形成了露天的游乐场所。“三不管”得名的来源,一种说法是:在这里坑蒙拐骗没人管,逼良为娼没人管,杀人害命没人管。另一种说法是:这块大洼地在中国城区以南,法、日租界的西北,三国当局对这里发生的案件都推诿不管,故称“三不管”。露天市场内聚集着各地的江湖艺人,以从事所谓“金”(相面卜卦)、“评”(说书演唱)、“彩”(变戏法)、“卦”(打把式卖艺)谋生。于是,“撂地”卖艺者、卖大力丸和假药者,拉洋片、耍猴、卖“折箩”(饭馆的剩菜剩饭)、卖小吃的、摆茶摊的,以及剃头、算卦的三教九流都聚集在这里。这里消费水平较低,以平头百姓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三不管”的娱乐业全天候进行,早场游客多来自近郊乡间,他们清早进城谋生,余暇便到“三不管”游逛;午后光顾者多为无事闲游的市民;入夜来此游乐的是忙碌了一天的工匠和小商小贩。由于“三不管”地区缺乏管理,因而沦为妓院、*场和鸦片烟馆的麇集地,也成为恶霸地痞横行霸道、欺压良善的乐园。另外,解放前谦德庄、地道外(今河东区天津站后广场附近)、西头“新三不管”(今南开区六合市场)等地,分别形成了热闹非凡的平民露天娱乐场,其状况与“三不管”相似,只是条件更为简陋,环境更为恶劣罢了。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依海河而立,靠海河而兴。天津河多水多,反映在地名上,就是带“堤”字的街区名称特别多,如“王顶堤”、“围堤道”、“千里堤”、“桃花堤”等。王顶堤位于南开区西南部,原属西青区,年划归南开区。据《天津地名志》载:“原为一片荒洼,从八里台往西有一条小河(今复康河原迹),河西段南岸有块高地俗称‘小堤子’。明永乐年间有外来移民王某,于小堤子上定居,拾柴为业,逝后,家人遵嘱葬其于堤上,故得名‘王堤’、‘王连堤’、‘王顶堤’。后来李、徐、房、陈、张等姓氏陆续来此落户,开荒务农形成村落,遂以堤名作村名。围堤道位于河西区中部偏西,是中环线上的一条交通要道,长米,建于年,因此处原为防洪而建造的围堤,故名。千里堤现为路名,位于红桥区西北部,东北起唐家湾大道,西南至光荣道,长米,建于年,因原为防洪堤故名。传说围堤建成后,乾隆亲临视察,望着巨龙长堤说:“金堤千里,吾其赖之!”故名“千里堤”。桃花堤大道位于红桥区东北隅,西南起丁字沽南大街,西北至桃花园,长约米,建于年。桃花堤在北运河畔,因堤上遍栽桃树而得名。每至仲春,这里桃花烂漫,柳絮翻飞,旖旎春色引来无数游客诗人前来观赏。在这里,康熙、乾隆分别留下了吟咏桃花的诗作。所谓“沽”,就是“小水入海之名也”。天津河多,水多,因湾洼形成的水沽也多。历史上,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话,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诗,活画出了“七十二沽沽水阔,一般风味小江南”的北国江南的风景画。据清光绪年间《津门杂记》记载:天津的七十二沽,在城区内的实为二十一沽。有“河形有如丁字之象”的丁字沽;有“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的西沽;有南北运河交汇的“丁沽风物久闻名”的三汊沽;有天妃宫西庙所在的小直沽;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大直沽;有“命名以咸,而沽水甜淡”的咸水沽;有“不是桃遮即柳遮,清流活活稻田斜”的葛沽;有“耙如云望不穷,泥沽西去葛沽东”的泥沽;有历史上荒芜,今日成水产品集散之地的草头沽;有以姓氏命名的邓善沽、郝家沽;有“崖岸如山峙如台,寒笳吹处阵云开”的大沽等等。光绪年间的《重修天津府志》,还列出了在宝坻的二十九沽,在宁河的二十二沽。有趣的是,在城区的二十一沽,今天大都仍在,当然今非昔比。宝坻的沽,现实存28沽(村),宁河现实存19沽。这些沽中,有很多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如宝坻历史上大、小骆子沽,现今为貉子沽,据传明代山东一户难民逃荒路过此地,因车轴中断,在这里落户建庄,并因地势低洼,有貉子居住,故名。宁河历史上的捷道沽,现在分为前、后、小、中捷道四沽,因明代燕王扫北,在此设捷报站而得名。天穆是天津著名的回族聚居地区,那里建筑风格很有阿拉伯风味,回民饭馆牛羊肉店很多,天津民族职专也在那,天穆应该是天津穆斯林的简称吧.中山门是解放前天津城防工事的城门口留下的地名,还有民权门(解放天津的突破口)、复兴门也是如此。李公楼好象是一个和李鸿章有关系的建筑物留下的地名。北大关与西关--北大关,又名“天津钞关”。在明代上税须交“明钞”,就是当时发行的纸币,故收税机构称为“钞关”。北大关就是坐落在城厢北门外,南运河畔浮桥北端的收税关口。《天津通志》载:“清康熙四年()七月十日,天津钞关由河西务移驻天津,划归天津道兼理。”为了利于天津关税收缴,健全并新建了一系列收税关所,是年,在南运河北岸甘露寺(今河北大街南口西侧)设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钞关。《津门杂记》载:“天津钞关,在北门外河北浮桥旁,人称大关,征收水陆出入货物税银。”当时,由南运河进京的漕运船只,必经北大关完税后才可通行。因北大关在所有的收税关口中规模最大,又位于天津城以北地区,故名“北大关”。到了18世纪,北大关已发展成为天津商贸的中心地区。后作为区片地名的北大关,位于红桥区东南部,河北大街与北门外大街南运河交汇处一带。由“北大关”又派生出南运河北岸“关上”与“关下”这一对地名。“关上”指河北大街南端西侧与南运河北路交汇处一带,属河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因地处北大关的上游而得名“关上”;“关下”指河北大街与三条石大街交汇处东南侧一带,属三条石街道办事处,因地处北大关的下游而得名“关下”。现在,关上与关下以河北大街划界,大街东部为关下,大街西部为关上。西关大街在红桥区南部,为红桥、南开两区的分界路。它是一条古老的街道,传说早在天津设卫建城时就已形成。因与西门连接,且在此处设立收税的关口,故名“西关”。由此又派生出西关外、西关西、西关外大街、西关北街、西关北胡同、西关北里等系列地名。西关外大街西段与小西关大街相连,小西关得名也源自收税关口,因规模逊于西关而命名。小西关也是红桥区的街道办事处之一。“营门”和城门--如“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北营门”、“西营门”、“营门东”等。这些“营门”当年都是*事防御设施,清咸丰十年(),由统兵大臣僧格林沁下令修建天津城防。当时在距城里五六里的地方挖壕筑墙,所筑的围墙,俗称“墙子”,围墙中间设14个“营门”。嘉庆六年()重修。年,天津外城号称有15座城门(实际无门,为***市*府设*事卡口而得名)———忠孝门、仁爱门、信义门、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中山门、中正门、民族门、民权门、民生门、胜利门、大同门、林森门、力行门。这些所谓的“门”,现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一般地名保留至今的,只有“建国门”(河西区平山道与紫金山路交会处)、“复兴门”(河西区复兴门桥附近)、“中山门”(河东区津塘路和东兴路交会处)、“民权门”(河北区金钟河大街与红星路交会处)、“大同门”(红桥区西于庄后大道与大新街交会处)等。居高临下--天津以“台”(高地)、“坨”(土堆)、“头”(河岸的末梢)等为地名的更为多见,例如芦台、八里台,王庆坨、西塘坨,西堤头、上河头等。“台”“坨”“头”等字的形虽不直接从水,但作为地名用字的词义却与“水”密切关联。如此众多的与水结缘的“台”“坨”“头”等地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天津地势低洼,人们只能居于高处的历史。“开”--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如“南开”“北开”“老西开”“西广开”等,这在国内城镇地名中是极为少见的。“南开”这个地名,最初是指旧城西门外以南的开洼荒地,就是今天南马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的西南一带地区。年城垣拆除后,“南开”就泛指旧城以南的开洼地。年天津第一私立中学堂迁到这里,遂改名为“南开学堂”。学校以地为名,“南开”这个地名也因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的声誉而名扬五洲。“北开”最初是指城北的开阔地带,今指红桥区东南部河北大街与北营门东马路交会处一带。“老西开”原指位于天主教堂(今滨江道国际商场附近)以西一带的开阔地,后泛指南京路与营口道交会口以西一带。“西广开”地区在清朝时是城南的旷野墓地,后随着南开一带民居建筑不断向西开拓,逐渐繁荣起来,习称西广开,今泛指广开大街以西一带。“窑”--天津市区带“窑”字的地名较多,如河西“吴家窑”,红桥“南头窑”,河北“金家窑”“东西窑洼”,南开“头道窑”“赵家窑”等等。这些“窑”的所在地都是当年用作烧窑的旷野,其功能就是为老天津卫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砖窑虽然废弃了,但是这些窑名却成为了永久的街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当年烧砖造瓦的开洼郊野,如今都已成为繁荣的市区了。花园路长米,是环绕直径为米的中心公园而修建的一条环形街道。年建于法租界,名为霞飞将*路,简称霞飞路。年中国*府收回租界,因其环绕中心公园,故改为花园路。路外侧多为欧式建筑,名楼荟萃,风格各异,错落有致。吉鸿昌故居就在花园路5号,是一座带庭院的三层小洋楼。渤海大楼。这座主体13层,高48.2米的楼宇,曾为天津市最高建筑。渤海大楼位于和平路与丹东路交口,年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设计,德国买办高兴桥投资兴建。年建成后,交给其子高渤海经营,故名渤海大楼,占地0.9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尖山”位于河西区中南部,早在明天启年间(~),“尖山”这个地名即已存在。其实,“尖山”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山,只是地势略高罢了。区片“尖山”,泛指尖山路和澧水道交会处及附近地区,后为街道办事处名。派生地名有尖山路、尖山桥、尖山礼堂、尖山中学、医院等。“土城”在河西区东部,泛指大沽南路与解放南路交会处东侧一带。明天启年间(~)之前,即成村落,传说初名为“土塍围村”,“塍”音“成”,是田间土埂的意思。顾名思义,“土塍围村”就是被田间土埂包围的村落。“小海地”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建立的新区片,位于河西区东南部。泛指珠江道、陵水道和微山路交会处及附近地区,亦为街道办事处名。传说这里古时曾是小片的退海之地,故名。“小海地”区片在地名系列命名上形成特色———居住区以“山”命名,如:天山里、昆仑里、泰山里、华山里、双山里、元山里、骊山里、云山里、彭山里、微山里、秀峰里等住宅小区;以“江”“水”命名路名,如:曲江路、东江道、珠江道、陵水道、双水道、三水道等。派生地名有海地路、小海地宿舍等。图文来自网络天津味打造在天津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平台骚年们,动动你的指尖立刻加入的队伍里我们有你想要的,你懂的互联网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