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央媒体看东港接棒百年产业跨向百亿
TUhjnbcbe - 2021/4/13 15:16:00


  

产业园菀丰食品公司员工在分拣加工草莓。

阅读提示:拥有沿海、沿江、沿边地理优势,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辽宁东港市有“北国小江南”的美称。近两年,东港市传承百年草莓种植的历史,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用高科技、新理念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市草莓产业以坚实的步伐迈向百亿元产值。

*海岸边,鸭绿江口。北纬39度的海风带来的温暖湿气与山林里的冷湿气流在此交汇,带来了充沛的降水,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有“中国草莓第一县”美誉的辽宁省东港市,自年种下7株鸡心草莓,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逐渐发展为20余种草莓的普遍种植。在悠久种植历史的基础上,近十多年来东港市通过*策扶持,引领全市草莓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年,东港又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年来,园区建设围绕草莓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建基地、强科研、抓示范、育主体、制标准、延链条、树品牌、畅物流等措施,使东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出口基地,并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产业振兴。

“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我们将以扩大精品草莓生产规模为核心,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发展新模式,推进‘东港草莓’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实现‘百年产业、百亿产值’的目标。”东港市市长、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刘洋说。


  

 科技支撑 由“单打独斗”到规模聚集

“在东港草莓种植历史一百年之际,实现产值亿元,需要我们立足产业园项目,推进系列工程建设。”东港市副市长、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田广说,“实施这一系列工程,最为基础的还是通过提高科技水平,种出优质草莓。”

在产业园创建中,东港市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整合18家科研单位,成立辽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合作、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近两年,产业园累计投入科研经费余万元,推动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从高海拔地区引进4万株红颜草莓苗,进行高原苗生产对比试验,验证高原苗的栽培早熟特性,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同时,与多家院校开展草莓新品种示范推广和资源调查等项目,促进了低温夜冷促早熟技术、红颜草莓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快速提升。

位于东港,为园区草莓种植提供主要技术支撑的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集草莓新品种培育、技术研发、推广培训与服务指导为一体,收集国内外草莓品牌资源余个,成功培育出“丹莓1号”“丹莓2号”草莓新品种。“我们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引进、试验并大面积推广了20余个国内外新优品种、脱*种苗及反季节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立体栽培等30余项先进生产技术。”副院长姜兆彤说。

在强化科技支撑的基础上,东港市通过实施产业园的种苗工厂、高效示范基地、草莓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草莓生产设备提升等项目,推广草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草莓绿色防控等技术体系,制定《草莓脱*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绿色草莓生产技术规程》等,大力示范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衣晓伟介绍说,在产业园建设的带动下,年全市新增草莓设施内面积亩,年新增1万亩,增幅35%。草莓占地面积达到17.3万亩,其中50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小区78个,推动了东港草莓种植由农民“单打独斗”向规模聚集发展。


  

 以莓为媒 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眼下,为期一个月的丹东·东港第二届(网络)草莓文化节正在通过举办网上最喜爱的文艺节目评选、文化成果展、十大好吃草莓评选、网红大赛、东港草莓商标授权、农业设施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东港草莓logo和吉祥物征集等一系列活动,对“东港草莓”进行持续地宣传和推广。

“在种出高品质草莓的基础上,以莓为媒促进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是我们产业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承颜说,除了文宣推广,近两年东港在草莓加工、网络销售、旅游采摘等方面大力推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

在加工方面,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及分拣车间,促进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近两年新增草莓精深加工企业7家后,全市现有草莓深加工企业42家,已形成了以广天食品、菀丰食品、港岛草莓酒业为主的加工产业集群,草莓年加工量4万余吨,精深加工率达26.5%。精深加工产品16个系列共30多个品种,包括草莓罐头、草莓酒、草莓酱、草莓雪糕、草莓铜锣烧、草莓饮料及冻品颗粒等,主要出口至欧洲及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园区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辽宁广天食品公司在研制推出草莓罐头后,多年来不断研制开发农产品加工新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水果、蔬菜、坚果三大类20多个不同规格品种的罐头产品。拥有现代化技术生产力的丹东菀丰食品公司以加工冷冻草莓半成品和终端冰点产品为主,目前年加工草莓鲜果余吨。“面对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我们正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研发新品类。”公司董事长郭成臻说。

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扩大销售覆盖面。为此,东港在产业园建设中大力发展草莓电商产业,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开拓草莓网销渠道。同时对物流快递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东港市电商快递产业园区,构建“仓储配送一体化”运作平台,为客户完成商品入库、存储、分拣、打包、配单、出库等一系列工作,减少了快递流通环节、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作为鲜果草莓有保质期短、运损大的特点,通过各类电商平台,草莓可以从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大大缩短了时间,减少了运损,使东港草莓可以48小时内发全国,扩大了销售渠道和范围。”孙承颜说,目前东港草莓鲜果销售中电商销售已占到70%。

据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室负责人修先明介绍,产业园在促进产业融合中,还成立休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挥各成员特色,制定精品旅游路线,培育“草莓采摘+温泉小镇+精品民宿+渔家风情”业态模式。


  

 培育主体 把农民带入产业链

成员从6户成员发展到户,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最高日销售草莓10万斤,年销售额突破万元。位于十字街镇赤榆村的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带动成员户均年收入超20万元,带动周边10多个乡镇3万余户农民从事小浆果种植。

圣野浆果合作社只是东港产业园家草莓专业合作社之一。“只有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展起来,产业才能真正充满活力。”衣晓伟说,通过实施新型经营主体与“双创”孵化工程,两年来产业园既推动了原有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也让大批新的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出来,除了合作社,产业园还培育家庭农场58家、龙头企业37家。

在园区建设推动下,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菀丰食品公司联合10家草莓专业合作社,成立产业化联合体,直接带动合作社成员种植户户,种植面积亩。企业年收购联合体内成员种植的草莓吨至吨,可带动种植户收入万元至万元,加入联合体农户收入高于非联合体农户收入25%-30%。

修先明介绍说,在主体培育的同时,产业园通过“产业+*策”促进了农民组团建设草莓大棚,50亩以上草莓设施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年新增50亩以上设施小区26个,年新增50亩以上设施小区52个。

数据显示,年,产业园5.5万户农民从事草莓生产,农民人均草莓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农民可支配收入3.35万元,高出全市平均值85%。草莓二三产业现就业人数3万人,返乡大学生、退转*人及农民工及城市投资者返乡创新创业总人数达1.8万人。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达86%以上,草莓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来源

农民日报东港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媒体看东港接棒百年产业跨向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