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至年9月,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指挥下,
香港分局和华润公司秘密护送多批、多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北上,
一些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共同参与了筹建新*协、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伟业。
其中第二批民主人士经安东登陆,
但具体地点有很多版本。
本文从相关文献、地图及图片入手,
尝试梳理推出此次安东登陆的具体地点。
点击文中图片可放大浏览
民国二十年(93年)版《安东县志》关于安东县县治的记载中提到:
安东原来就是边外的荒地。光绪元年五月,在平定了大东沟贼匪之后,奉天将*派人在鞍子山设局开办升科纳税等事宜,可是商户和老百姓不同意,要求在沙河子择地......
这里面先提大东沟剿匪,后有鞍子山升科,感觉两个地方应该特别近。
可是,大东沟在现在东港市境内,和鞍子山,也就是现在的安民山,两地相距约有二十多公里。
那这种提法,说明“大东沟”不应该特指一条具体的沟,而应该是指一定的范围,而这个范围,至少是应该包括安民山在内的。
根据明清定制,开垦荒地,满规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这就是“升科”。
在大东沟范围内“升科”,说明官府认为此地的发展已经脱离了蛮荒,达到了为皇家增加收入的要求。
那沙河子人民为什么不同意呢?
应该是沙河子要比大东沟安民山繁荣得多得多。
所以,沙河子人民才有底气不同意。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光绪二年(年)设置安东县,县治就在沙河子。
光绪三年,在县治南、江沿、江神庙前,设立了安东沙河山货税局。这就是年安东海关绘制的地图中,用英文标注的“当地海关”。没有安东海关以前,安东沙河山货税局就雄踞在当时的七道沟口,把握着当时进出鸭绿江的咽喉,管理着国内贸易的税收。
沙河子、沙河镇是因为小沙河和大沙河而得名的,但主要是和后沟、八道沟,也就是小沙河,有直接关系的。或者说,沙河子和沙河镇中的沙河,就是指小沙河。
沙河子、沙河镇,当时主要就是指七道沟到八道沟之间这一片清国人的聚居区。因为当时的大沙河沿岸还没怎么开发,是没有多少人的。
七道沟到八道沟之间的鸭绿江岸,是鸭绿江上下游进行国内贸易船舶的停泊地,汇聚、形成了众多码头。
年安东开埠后,随着安东海关的设立,国际贸易兴起,开始有了安东港的概念。
安东港的上界在小沙河,就是八道沟口东尖头,下界一直在变,七道沟口、江桥、六道沟口、五道沟口,五道沟口以上,被称为内港。
五道沟口以下到二道浪头,被称为外港。
年版《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
对于安东港历史沿革的描述
外港在二道浪头下界的确定,也很有意思,竟然是由元宝山东山脚到二道浪头下端悬崖引出的延长线确定的。
安东港的内港和外港,码头无数。
年版《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
安东港附图第一号对于安东港界限的划分
与年代卫星图片对比
年版《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
安东港附图第二号局部
与上图安东港下界标示相对应,左下蓝圈中标示浪头港区域是包含二道浪头和三道浪头的。
图中上部蓝圈中标示为大型船舶通过鸭绿江铁桥回转驶向上游。
年谷歌地图
与年版《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安东港附图第二号局部对应
三道沟由众多沟岔汇聚而成,几经改道变迁,现在已经成为图示三道沟上方位置不远处的一个排水口。
浪头,当地老人讲,有海浪到头的意思,一出浪头,就算是海了。
在此海潮上涌,与鸭绿江入海江水迎头相对,又有江岸边义龙山天然的三道沟岔崖头拦阻,激涛拍岸,浪花奔涌,这就是史称“安东八景”之一的“浪头三叠”。
这是老安东其它沟口不具备的自然景观,所以用“头道浪头”、“二道浪头”、“三道浪头”来称谓“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这里是老安东的天然良港。
这里也是当年闯关东先民的落脚点,图中标示三道沟位置不远处,就有天津街,是当年河北天津一带闯关东先民的聚居地。
年后,安东开埠不久,就在这里的义龙山顶建立了安东海关浪头分卡。
此地,距离大东沟安民山直线距离大约为五公里。
年版《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
安东港附图第二号鸭绿江江口图
这张图里标示了鸭绿江口的通行条件,包括航线、水深、航标等等。
鸭绿江的航路比较特殊,大的轮船需要等待潮水达到一定水位,还要通过鸭绿江铁桥的回转,才能深入到达一些停泊地,然后通过小船的倒运来完成货物的装卸和人员的上下。
年代,轮船停泊在鸭绿江上
张强提供图片
随着进入鸭绿江的轮船越来越大,并且由于后来上游大坝的建设,鸭绿江水流减少,所以多数轮船都会选择在浪头水域停泊,然后也是要通过小船的倒运来完成货物的装卸和人员的上下。
年代,轮船停泊在三道浪头
年代,木材由上游排坞拖来三道浪头装上大轮船
年,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庶務部調査課編著的《南北満洲の主要海港河港》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安东港的运行情况。
《安东县志》中也有“浪头港湾能容纳吃水十五六尺一千三四百吨汽船出入”的记载,并且说“中外各汽船多定期停泊于此”。
安东港是当时东北三大港口之一。
安东也是安奉铁路的起点。
年的安东已经成为解放区,是大后方。
年0月7日的《安东日报》上面,刊登了一则安东贸易公司的海运通告,说明当时已经恢复了安东到大连的海上客货运输。
当时安东地方上流传着“穿着安东的棉纱(衣服),踩着安东的胶鞋,抽着安东产的纸烟,花着安东印的钱......”这样的民谣,说明安东的一些工业已经相当发达。
安东强有力地支持了当时的解放战争。
大连晚报年03月28日刊载《这里,是民主人士北上重要中转站》一文中写到:“拟定第二批民主人士在0月中旬出发。不料,所租的苏联船只到香港时与一艘货轮碰撞损坏,需要一段时间修理,后来租了一艘挪威货轮,0月底第二批民主人士乘坐悬挂有挪威国旗的华中轮离港北上。这一批民主人士有郭沫若、马叙伦、许广平(携子周海婴)、陈其尤等,由连贯陪同随行。年2月初,华中轮驶进渤海湾,由于当时大连处在苏联*管之下,*用码头不准外国货船进港卸货,因此只好驶往大连与安东(丹东)之间的大东沟海域抛锚,换乘小船登陆,经安东(丹东)转乘专列前往沈阳。”也有文章写道:“2月4日傍晚,第二批北上民主人士安全到达安东大东沟,改乘小船上岸。安东省*府主要领导前往二道沟码头迎接。”
因为华中轮还载有解放区急需的物资,所以依据前文所述,华中轮的停泊地点只能是靠近大东沟地区边缘的浪头港(二道沟码头),然后民主人士通过小船登陆,并卸下装载的货物。
马叙伦、郭沫若、沈志远、丘哲、陈其尤、侯外庐、翦伯赞、曹孟君、许宝驹、许广平、宦乡、冯裕芳、韩练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此程多有曲折,但波澜不惊,最后选择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备的安东登陆,正是体现了*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和对民主人士的亲切关怀以及高度重视。
民主人士登陆安东后,游览了鸭绿江大桥,在五龙背洗了温泉,这些都有周海婴照片或郭沫若的诗词为证。
年2月6日,民主人士乘火车经安奉线抵达沈阳。
安东当时住宿条件最好的、带有屋顶花园的酒店安东HOTEL
安东HOTEL食堂
安东HOTEL对面的安东火车站是安奉线的起点
周海婴是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儿子,这次也随同妈妈一起北上。
周海婴带了相机,拍了好多照片,并且对这次的航程有相关的记述,只可惜航程陌生而且短暂,时间又相隔久远,有很多情景已经模糊不清了。
周海婴在《航向新中国——我所亲历的新*协前奏曲》一文中回忆:“2月3日一早,船已抛锚停泊了。远远可以望见海滩和少数几幢高耸的建筑。领导告诉大家这里已是安东(今丹东)附近的大王岛,让我们等待舢舨接到小码头上岸,那里已有吉普车和大、小汽车在等候,并有交际处的干部及几位领导来迎接。”
大王岛是当时庄河县附近的一座小岛,现在叫王家岛,距离庄河港还有一个小时的船程。
而王家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第一台拖拉机。
而当时郭沫若有“烟囱林立望安东”的诗句,应该正是溯鸭绿江而上经浪头所看到的景象。
用年代卫星图片标注的
伪满时期安东一些工厂的大致位置
杨硕提供图片
伪满时期,浪头还有安东洋灰株式会社、满洲碳素工业株式会社等等一大批工厂,这些工厂都留有了下来,鸭绿江边安东江岸是真真正正的“烟囱林立”。
周海婴影集WJWW工作室提供
这张标注为“华中轮抵达丹东”的图片
拍摄地点其实不是当时的安东
这是前图的拍摄地点,现在沈阳的辽宁宾馆楼顶
李东泽拍摄
日期应为
从邱哲和郭沫若所穿的便鞋来看
民主人士是做好了长途旅行准备的
同时,民主人士的衣物也是随着北上航程的深入增加的
这个标注为“东北外景”的图片,是安东鸭绿江大桥
前图旁边,同样标注为“东北外景”的图片,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左起翦伯赞、马叙伦、宦乡、郭沫若、
陈其尤、许广平、冯裕芳、侯外庐、许宝驹、
连贯、沈志远、曹孟君、丘哲、吕其恩(安东当地领导)
怎么来?到哪去?住要住得下,走要走得出,还得保证安全。
这应该是为民主人士选择北上路线的最基本要求。
公号策划:迟立安
图文编校:小濤
网络支持:张强
欢迎各界朋友提供安东故事素材、线索!
欢迎各界朋友投稿!
几点说明:
文章主要由“安东史记”群内的多位老师执笔原创。
字以上长文,发在“铁笔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