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群星汇聚云端,共襄盛会大连星海淋巴瘤骨髓
TUhjnbcbe - 2021/7/13 0:58:00
刘文斌出诊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年12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CSCO抗淋巴瘤联盟、抗白血病联盟、中国老年医学会多发性骨髓瘤专委会、辽宁省血液学会主办,大连医院承办的大连星海淋巴瘤骨髓瘤高峰论坛受疫情影响,于云端线上顺利举办。

此次论坛荣幸邀请到CSCO抗淋巴瘤联盟主委、医院*教授、CSCO抗淋巴瘤联盟前任主委、抗白血病联盟主委、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马*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委、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会长、医院路瑾教授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医院、中国医院、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上海医院等享誉盛名的淋巴瘤骨髓瘤临床与病理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还有众多来自国内知名淋巴瘤骨髓瘤专家受邀主持讨论,分享淋巴瘤骨髓瘤规范化诊疗及前沿进展。

1

骨髓瘤专场—主席致辞

大连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晓波教授开场介绍大连医院血液科淋巴瘤骨髓瘤亚专科成立于年底,年和肿瘤科孙秀华教授团队共同组成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借此会议之机,向一直鼎立支持的全国同道们表示衷心感谢。

作为东道主,大连医院副院长王琪教授再次感谢行业专家、同道医生对该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建立与成长给予的支持。王教授相信在专家、医院一如既往的努力下,该学科将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预祝今天学术盛宴圆满举办。

CSCO抗淋巴瘤联盟前任主委、抗白血病联盟主委、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马*教授表示尽管我国东北地区的淋巴瘤、骨髓瘤发展起步较晚,但大连医院仅通过7年努力将其建设为顶级学科,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马*教授相信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会长、医院路瑾教授感慨到,近几年,淋巴瘤骨髓瘤学科受到专家同道努力、新药研发、*策促进等影响下发展迅速。她相信此次论坛召开将对区域性疾病规范化诊疗及新进展更新带来普及和推动。

辽宁省血液学会主委、医院血液内科周凡教授祝贺大连星海淋巴瘤骨髓瘤高峰论坛成功召开,此次论坛云集全国知名专家、内容丰富,必将为广大临床同道带来一场学术交流盛宴。

2

骨髓瘤专场—学术盛宴

特邀主持:中国医院刘卓刚教授

李剑教授:如何做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李剑教授强调到疗效评估是多发性骨髓瘤整体规范化诊疗的重要一环,目前临床主要遵循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随后,李剑教授通过5个典型病例分享了疗效评价的实际操作,总结重点有4个方面:

?完整的基线评价数据;

?选择合理的用于疗效评价的指标;

?循序渐进的疗效评价策略;

?仍需更为敏感、更为简便以及临床实用的MRD检测手段。

中国医院王慧涵教授及大连医院贾治林教授针对M蛋白仪器检测的准确性,IgD定量检测是否有必要等临床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李剑教授解答时指出,M蛋白峰值的问题还需要与检验科沟通学习;IgD检测如果不可及可以考虑游离或尿轻链测定。

特邀主持:中国医院血液内科何娟教授

杜鹃教授:髓外浆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髓外浆细胞瘤自发现至今多年来尚没有统一定义标准。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杜鹃教授从其分类思考入手,通过两个病例向大家介绍了髓外浆细胞瘤总体治疗思路。髓外浆细胞瘤大体可分为固定性浆细胞瘤不伴有骨髓累积或轻微累积和临床更为常见的多样性骨髓瘤合并浆细胞瘤。其中后者也分两部分,一个是一线诊断时合并骨髓浆细胞瘤或软组织浆细胞瘤,另一个是复发难治阶段部分患者合并骨髓浆细胞瘤或软组织浆细胞瘤,这部分患者治疗上更加棘手。

吉医院靳凤艳教授及大连医院唐博教授针对杜娟教授的讲题进行了讨论和提问。靳凤艳教授表示,髓外浆细胞瘤异质性较强,发病机制有很大差异,随着影像学应用,初治髓外浆细胞瘤患者检出率越来越高。唐博教授表示,大部分骨髓瘤的细胞株来源于骨髓内或外周血,少部分来源于胸/腹水,对于胸/腹水的细胞株能否代表骨相关或软组织相关的浆细胞肿瘤尚存疑问。

特邀主持:中国医院血液内科何娟教授

孙春艳教授: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选择

老年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高发人群且异质性高,华中医院血液科孙春艳教授提醒到应慎重选择一线治疗,并且老年虚弱患者的停药率与PFS/ORR数据同等重要,会影响OS数据。所以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应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健康状态评估,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实现个体化治疗,达到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孙春艳教授建议使用更短诱导周期、更低剂量、密度更低的治疗,以维持较长治疗时间,达到长期缓和。

医院曲东霞教授及解放*第医院陈楠楠教授就孙春艳教授教授讲题进行了思想碰撞。曲东霞教授指出,老年血液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老年虚弱度的评分对于老年骨髓瘤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陈楠楠教授表示,老年MM患者可以采用VRD-lite方案通过减低药物剂量或者改变给药周期使患者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特邀主持:辽宁省肿瘤内科血液乳腺内科主任邢晓静教授

安刚教授: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及维持选择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中国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安刚教授表示随着新药研发的可喜进展,临床应在患者初诊时即进行危险度分层。近几年,标危和中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得到很大提升。高危是治疗难点,目前公认相对较好的治疗策略是将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作为诱导治疗一部分,随后进行自体移植,同时使用以蛋白酶体抑制剂(有或无免疫调节药物)为基础的维持治疗。

讨医院兰学晶教授及大连医院薛祖光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兰学晶教授表示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危险程度选择不同治疗药物,如低危患者选择来那度胺,高危患者可能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薛祖光教授表示,指南更新中关于维持治疗时间的推荐逐渐延长,目前对于患者是否需要在达到一定治疗效果的时候停药尚存争议。

特邀主持:中国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廖爱*教授

曹欣欣教授:浆细胞病(PCD)相关的出凝血异常

浆细胞病(PCD)的出凝血问题比较常见,可分为静脉血栓形成(VTE)、动脉血栓形成(ATE)和出血/出血倾向三个方面。医院血液内科曹欣欣教授通过理论研究结合病例实践进行系统阐述。曹欣欣教授总结到无论是VTE/ATE风险都应该采用危险评估手段进行预防治疗,在阴离子免疫调节剂联合化疗的时候应该更积极的预防,未来希望有更好的、更适合中国人的分层模型。

医院练诗梅医院李名花教授就曹欣欣教授的讲座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练诗梅教授表示,老年浆细胞病患者可能合并较多的并发症,对于治疗的程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血小板较低患者的抗凝治疗目前采取的治疗相对保守。李名花教授对于在治疗后出现血栓的老年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抗凝治疗的问题和曹欣欣教授进行了探讨。曹欣欣教授表示,血栓性疾病处理原则基本相同,尽管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当出现新发的血栓时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骨髓瘤专场临近尾声之际,医院血液内科周凡教授总结到,各位专家精心挑选,从各自经验出发分享了临床常见、容易忽视、棘手的典型问题,精彩纷呈,大家获益良多。对此,感谢各位专家的分享及王晓波教授的组织,期待再相会,并预祝淋巴瘤专场顺利举办。

3

淋巴瘤专场—主席致辞

下午13:00淋巴瘤专场正式开始,由大连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晓波教授主持,她感谢骨髓瘤专场各位专家的倾情付出,同时欢迎来自全国淋巴瘤领域知名的专家进行淋巴瘤专场的讲座、主持和讨论。

CSCO抗淋巴瘤联盟主委、医院*教授做开场致辞,表示在防疫常态化下进行淋巴瘤线上学术交流十分珍贵,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我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进一步缩小我们和国外发达国家在淋巴瘤诊疗方面存在的差距。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委、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再次对大连医院在淋巴瘤骨髓瘤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表示欣赏,预祝此次论坛成功举办,推动淋巴瘤学科进一步发展。

大连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孙秀华教授对所有支持诊疗中心的建设、发展及参与此次高峰论坛的各位专家同道表示感谢。

4

淋巴瘤专场—学术论道

特邀主持:

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张会来教授

吉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白鸥教授

范磊教授:我如何诊断和治疗双次打击/双表达淋巴瘤

南京医院血液科科室副主任范磊教授通过DHL/DEL概述、异质性及治疗三部分依序介绍。双次打击淋巴瘤临床愈后极差,范磊教授总结来看目前治疗经过愈后系统评估为:

?低危患者仍可以使用经典的R-CHOP方案;

?中、高危患者建议采用力妥西单抗联合强化治疗,有效情况下推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双打和双表达患者,如疾病出现进展复发后推荐新药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CAR-T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何患者再次出现疾病进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最终手段。

大连医院孙秀丽教授及大连医院张旗教授就范磊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热烈讨论。孙秀丽教授表示,双打击治疗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应用较多,滤泡性淋巴瘤双表达情况也具有一定意义。范磊教授表示,双打击淋巴瘤维持治疗目前没有相关循证学证据,以往数据显示来那度胺可以考虑使用。张旗教授表示,目前双打击淋巴瘤指南推荐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并不明确。对于高危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的改善可能更多来自于新药或细胞治疗。

特邀主持:

医院淋巴瘤中心主任李晓玲教授

大连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主任王晓波教授

徐卫教授:DLBCL分子靶向进展及治疗对策

南京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徐卫教授表示随着分子技术的广泛开展,对淋巴瘤不同亚型的分子分型更加精准,可以更全面了解不同类型淋巴瘤的分子特征和发现新的变异。徐卫教授相信随着淋巴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影响方面的深入认识,将为淋巴瘤个体化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大连医院李莉医院冷青教授进行了相关学术讨论。李莉教授针对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向徐卫教授进行了提问,徐卫教授表示,BTK抑制剂主要针对BCR信号通路,适用于non-GCBDLBCL患者。冷青教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异质性较强,无法根据基因突变选择靶向药物,疾病分类对于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指导方向。

特邀主持:

中国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杨威教授

南京大医院许景艳教授

张薇教授: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其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医院血液科张薇教授介绍到PTCL以往治疗常沿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方案,但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分别涌现出一批治疗PTCL的新型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锦州医院艾丽梅教授及大连医院赵致佳教授针对张薇教授的讲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艾丽梅教授对张薇教授所讲述的内容表示受益匪浅。赵致佳教授表示,不同患者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血管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T细胞功能往往下降,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循环肿瘤DNA检测特异性基因有接近%的阳性率,可能对于患者疾病进展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特邀主持:

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刘丽宏教授

医院鲍慧铮教授

李小秋教授: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进展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临床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李小秋教授从结外DLBCL的流行病学、部位及诊断难点,WHO分类DLBCL亚型,EBV阳性的DLBCL、NOS,伴有IRF4重排的DLBCL,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DLBCL,原发性肾上腺DLBCL,双打击淋巴瘤(DHL),双表达淋巴瘤(DEL)等内容对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详细讲解。

大连医院吕丽教授及医院宋洋教授针对上面的讲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吕丽教授表示,对于IRF4重排的DLBCL,在缺乏经验时容易将过度反应的疾病误诊为此型。宋洋教授指出,睾丸等结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易发生中枢累及,但是并不是绝对的,目前尚没有相关的证据能够解释。

特邀主持:

哈尔滨医院王树叶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

邹德慧教授: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侵袭性B细胞NHL—医院临床实践分享

难治/复发DLBCL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仍然十分有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助理邹德慧教授表示CAR-T细胞治疗是中心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从CAR-T单独研究再到联合移植、疗效对比分析、副作用安全性等都是能够接受的。

医院王吉刚教授及中国医院王洪涛教授针对邹德慧教授的讲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王吉刚教授提出自体移植序贯CAR-T治疗后疗效维持的问题较为棘手,是否可以CAR-T治疗缓解后再进行自体移植治疗。王洪涛教授指出,CAR-T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可能很快复发,后期巩固治疗等问题尚待解决。

淋巴瘤专场接近尾声之际,医院*委书记*教授呼吁全国同道进一步携手推动全国淋巴瘤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对大连医院淋巴瘤骨髓瘤团队组织的这场内容丰富、节奏紧凑的高峰论坛,朱教授表示高度表扬及鼓励,希望各位专家都可以尝试多种方式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淋巴瘤治愈率,为达到健康中国癌症控制计划的目标而奋斗。

历经9小时线上切磋交流,年大连星海淋巴瘤骨髓瘤高峰论坛落下帷幕。所有参会专家及线上聆听医生表示受益匪浅,对骨髓瘤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及前沿进展有了新的认识及启发。大会主席王晓波教授结束前再次感谢所有倾力分享的各位专家及线上同道医生,牺牲宝贵的周末时间共同切磋专业知识,期待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切实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祈愿摘下口罩,早日相聚滨城大连,畅谈学术,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群星汇聚云端,共襄盛会大连星海淋巴瘤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