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印记光影中的秘密北上
TUhjnbcbe - 2021/8/28 23:05:00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郭其城。


  我讲述的文物,是收藏于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里,一部上世纪40年代、由德国制造的“禄莱福来”牌照相机。

“禄莱福来”牌双镜头照相机


  73年前的深秋,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怀揣这部黑色双镜头胶片相机,登上一艘由香港始发的货轮,用快门见证了民主人士秘密而激动人心的北上行动。

位于重庆的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


  年,人民解放*在战场上势如破竹,革命胜利指日可待。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迅速召开*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毛泽东修改的“五一口号”(年4月30日)


  八月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保密、谨慎、周到、安全”的要求,中共地下*组织开始分批护送此前为躲避国民*搜捕而转移到香港的民主人士秘密北上,共商建立新中国的大计。


  十一月,鲁迅先生的遗孀、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人的许广平,带着19岁的儿子周海婴,即将踏上北上征途。登船前,自幼酷爱摄影的周海婴专门购置了相机,记录这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鲁迅与我七十年》选段(周海婴著)


  “我想,去到东北解放区,除了衣物,照相机必然有用。愿意小作贡献,拍摄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就把购买寒衣的预算设法压缩,紧缩的办法是买二手旧衣。”

周海婴(左)与母亲许广平


  11月23日,趁着夜色笼罩,周海婴随母亲登上了悬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华中号”货轮,同行的,还有马叙伦、郭沫若等知名人士。漫长的航程中,他们在周海婴的镜头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年11月25日,侯外庐(右)、郭沫若(中)、沈志远(左)在“华中号”上合影(周海婴摄)


  镜头前的郭沫若,身着长褂,神情平静而淡然。其实,当时香港有不少国民*特务活动,登船离港困难重重。为了这次出发,民主人士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郭沫若用的是“瞒天过海”之计。


  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副研究馆员丁颖:他当时在香港正在《华商报》上连载《抗战回忆录》,为了掩护北上的行动,他提前写好了很多天的稿子,交给报社编辑部,连续不断地发表,给人一种还在香港写回忆录的印象。等到《华商报》连载停止的时候,国民*的特务又开始
  登船离港后,北上之行也并非一帆风顺。

年11月25日在海上(周海婴摄)


  “华中号”途中遭遇台风,一度被吹到逼近台湾岛的海域。倘若想靠岸避险,就必须停在台湾的港口,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丁颖:台风越刮越大,轮船颠簸,随时都有要倾覆的感觉。已经达到了轮船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了,如果台风再高一级,轮船就必须靠岸。


  12月初,克服重重困难,“华中号”终于抵达辽宁省丹东市。此时,已是天寒地冻。20多位民主人士刚一下船,*组织就派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头戴獭皮帽,身着貉绒大衣,脚穿皮靴,踩在东北解放区的热土上,寒冬的镜头前,每个人都笑靥春风。

 年12月,华中轮抵达丹东市,民主人士合影。画面上由左至右:翦伯赞、马叙伦、宦乡、郭沫若、陈其尤、许广平、冯裕芳、侯外庐、许宝驹、沈志远、连贯、曹孟君(王昆仑夫人)、丘哲、丹东中共领导(周海婴摄)


  带着对即将开启历史新纪元的无限向往,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就新*协的筹备、新中国的未来,群策群力,热烈讨论。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55人联合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


  《意见》选段


  “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年12月,民主人士在沈阳铁路宾馆内开会,讨论有关召开新*协会议的事宜(周海婴摄)


  据不完全统计,从年8月到年9月,中共香港分局、中共香港工委,共组织护送民主人士20多批、多人北上,均安全抵达。经过大量周密的筹备工作,召开*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府的一切条件,已经成熟。

年2月,民主人士在沈阳站合影(周海婴摄)


  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诸位代表,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及各民主*派、人民团体、无*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共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府主席。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岁月流转,当年举着相机、记录下北上瞬间的青年周海婴,后来也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并当选为全国*协委员。由于北上行动严格保密,他用相机记录下的民主人士心怀家国、追求光明的动人影像,成为唯一的史料,一经公开,便引起各界轰动。


  年,已经卧病在床的周海婴先生,将这部陪伴了自己60多年的老相机捐赠给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当时替父亲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的长子周令飞回忆,这是父亲生前一份重要的心愿:


  周令飞:医院里面,他说如果能把他的相机捐给纪念馆,让这些照片和相机在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那种情况下,我代表我父亲出席开幕式,百感交集。特别高兴父亲能够为民主人士参加革命、参加新中国的成立作一个见证,对我父亲来讲是最欣慰的事儿。

周令飞翻看父亲周海婴的影集


  如今,天南海北的参观者,在这曾定格了珍贵历史瞬间的镜头前流连驻足,中国共产*与各民主*派、爱国进步人士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情谊,也将被永远载入史册,历久弥新。


  李超:我是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讲解员李超,出生于年。每次讲起周海婴先生的照相机和照片背后的故事,我都会被先辈们在黎明前夜,为了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一次次打动。今后,我立志做一名优秀的研究型统战文化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让历史的滋养,转化为我们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富大龙。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和北京城的历史息息相关,它们就是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由国民*守*交到人民解放*手里的城门钥匙,现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事博物馆中。这几把钥匙开启的,不止是北平的城门,更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北平城门钥匙原件10把(中国人民革命*事博物馆供图)


  北平白天开门,晚上锁门。这一城之门的钥匙,其实和现在家家户户的门钥匙差不多。钥匙原件一共有10把,有的是西式钥匙,每一把上都有一个小木牌拴着,木牌上写着城门的地名和标号,其中就有西直门、复兴门、阜成门等;也有的是中式的,没有木牌。那么,这些钥匙是如何交到解放*手中的呢……


  年下半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解放北平,是平津战役的最后一步,但它却是整个作战计划中最早开始决策和部署的。国防大学*史专家舒健说起当年一场对话:


  舒健:攻打天津以前,国民*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叫邓宝珊,他跟咱们解放*有个谈判。邓宝珊说,你们打天津,恐怕三十天也打不下来;聂荣臻说三十天打不下来就打半年,半年打不下来就打一年,必须要把你打下来。可是真正打起来以后,二十九个小时,就是一天多,就把它打下来了,解放了天津。

平津战役示意图


  北平成为一座孤城,海淀、青龙桥、香山等地,均已被人民解放*占领。为使这座千年古城免于炮火,中央*委决定通过谈判,争取以和平方式进行接管。一边是数十万人民解放*兵临城下,一边是北平地下*和开明人士的耐心工作,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最终选择起义,国民*部队25万人全都撤到城外,接受中国人民解放*的改编。1月31日,大年初三,解放*从西直门、德胜门、复兴门入城接防。

身背行李包的解放*迈着整齐的步伐,跨进北平巍峨的城门


  电影《平津战役》


  立正!我奉命,向贵部移交防务。


  我奉命,接收贵部防务!


  那天中午,四野第41**委莫文骅带领师从西直门入城。从后来的老照片里,我们看到两辆吉普车停靠在城墙下,一名排长带着两名战士,与傅作义的防务人员相互立正、敬礼,交接就这样完成了。冬日里太阳把*人和汽车的影子都拉得老长,数百万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解放*与国民**交换北平防务


  进了西直门,就进入了北平。整个下午,北平城内各机构都在有序交接。电台的接管也从那几天开始,北平广播电台停止播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此后使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


  原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波长公尺,千周,各位听众,现在播送以和平方法解放北平战事的经过……

年2月3日,人民解放*举行入城式,北平民众在前门夹道欢迎


  为了让老百姓过个好年,在聂荣臻的提议下,解放*于年2月3日举行入城式。聂荣臻的老部下范济生后来接受采访,他清楚记得北平早上的空气很新鲜,久经战火洗礼的战士们大多第一次进城,非常兴奋。老百姓都在欢呼,把路围得水泄不通。进入东交民巷时,苏联使馆大门敞开。


  范济生:进东交民巷非常有*治意义,毛主席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东交民巷这是第一次,过去部队根本不准你进去。苏联使馆,大门敞开,窗子也全部敞开;到了美国使馆,正相反,大门闭了窗子也全部闭了。

解放*经过东交民巷


  不要以为有了这几把钥匙,解放*每个人都可以进城。当年部队宣传队特地编排了《闯王进京》的节目,当时毛泽东说,我们是进京赶考,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舒健:曾经有一个人,还是一个副指导员,在张家口缴获一支钢笔,一个战士说没上交。就因为这个原因,就不让他入城。他说你在这个地方可以拿钢笔,那你到北平能保证你不拿东西吗?这个副指导员怎么检讨都没用,大家不同意。最后没办法找到领导,做了保证,才勉强通过。


  年1月31日,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组中国图片,杂志选用了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三人的合影来注释年,并称这一年是中国的红色胜利年。也正是这一天,人民解放*开进古老的北平城。2个月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从西柏坡到达北平西苑机场,检阅部队:

年3月25日,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坦克部队(中央档案馆供图)


  纪录片:


  群众:中国人民万岁!


  纪录片解说:检阅开始了。东北野战*参谋长刘亚楼将*,向毛主席报告受检阅的部队全部到齐。坦克塔上飘扬着红旗,坦克手精神百倍,向着自己的领袖敬礼。


  把几串钥匙“递”到解放*手中的傅作义后来回忆,如果说我这一生还做了点什么,只有始终坚持抗日和北平和平改编这两件事。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人民解放*的强大。29个钟头解除天津武装,让毫无希望的北平,决心走“打一打”之外的第二条道路:


  舒健:没有做好充分的攻城准备工作,没有我*强大的*事攻势,要想和平解放北平,是不可能的。北平解放的真正钥匙是什么?不是城门的钥匙,是人民解放*的强大和胜利。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是非常有启示的。现在我们中国希望和平,希望和平发展,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没有一个强大的人民*队,是决然不行的。


  申媛丽:我是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申媛丽,生于年。72年前,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正是从西柏坡进入北平的。他们曾在这里部署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所以西柏坡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我时常想,他们当年是以怎么样的心情离开这里,又是带着何等憧憬进入北平的?那一天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希望我们不忘初心,希望*继续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来源:共产*员网

编辑:杨家优

编审:徐子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印记光影中的秘密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