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范新冠疫情的五龙背战“疫”大*中,有一群由50多名退役*人组成的队伍,他们听指挥、拉得出、冲在前,在关键时刻发扬*人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在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几人便是他们的代表。
李鹏
虽然已经退役10年了,可是五龙背镇新康村*支部书记李鹏的言谈举止,仍然保持着雷厉风行的*人风格。抗“疫”战打响后,李鹏带领全村*员干部,冲锋在前,彰显了一名新时代退役*人的风采。正月初三一大早,李鹏就组织村里*员干部展开入户走访,对外来返乡重点人员采取地毯式摸查,不到两天时间,共排查户,人,其中外地返乡人员42人,密切接触者3人。李鹏严格按照镇*府要求,对相关人员建档立卡,认真落实好重点人员隔离观察、体温监测、上报信息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新康村地处通往丹东市内、高速、高铁的交汇处,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最关键的那段时间,又赶上风雪肆虐,李鹏在全村的十个路口设立了防疫检查站,他和*员干部一起轮流24小时值班值守,狂风暴雪中,冻得手耳通红,饿了就啃口凉面包,泡碗方便面。近一个月的一线战“疫”,虽然很累,但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赢得了村民们的支持与赞誉,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村民们说,不愧是部队这个大熔炉出来的好书记啊。*兵
正如名字中有个"兵"字一样,*兵把当过兵当成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作为“全国卫生镇”五龙背的环卫队队长,他的辛苦付出可想而知。在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兵依然坚守*人本色,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能打硬仗的精神,冲在战“疫”第一线。*兵常常说,我的本职工作就是管理好全镇的环境卫生,给父老乡亲创造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更应该管好环境。话是这么说,干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五龙背镇辖区6个村3个社区,3万多常住人口,近百个驻镇单位,每天的清扫、清运量十分大,*兵带领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地忙活。为了确保环卫工人不被感染,他要求大家必须戴口罩,穿防护服上岗并反复检查,严格执行。由于口罩等防护用品紧张,每天下班后,别人回家休息了,他还在紧张忙碌,为环卫工的防护用品做好消*灭菌处理。二月十五、十六两天的大雪严重影响了全镇的交通和百姓生活,*兵带领环卫工人以雪为令,凌晨2点就上道清雪,使全镇的道路交通很快就恢复了畅通,为全镇开展疫情防控带来方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参加战"疫"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帮助做居民防疫宣传、到卡点检查登记外来人员并主动为镇防控疫情指挥部做一些临时性应急工作。王继鑫
退役*人王继鑫是五龙背镇*府武装干事,虽然才39岁,却有着16年*龄,13年*龄。
五龙背高铁东站是一个重要疫情检测防控地,每天有十多个车次在此经停。镇防疫指挥部刚刚布置在高铁东站安排人员值班时,防控物资配备还不齐全。王继鑫就像在部队时遇到艰难险重他总是冲锋在前一样,找到领导主动请缨:“我是退役*人,我先来!”
在东站值班时,他把危险抛在脑后,事事靠前,争着抢着做外来人员登记,给过往旅客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
王继鑫包村的营胜村距离镇中心较远,面积大,住户散,一些村民的疫情防控意识不强。王继鑫就挨家逐户去送提示卡和告知信,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仔细调查了解全村外来人员情况,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王继鑫家居住在丹东市内,两个儿子大的6岁,小的才3岁,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因为下乡包村他常常起早贪黑,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一连几天吃住在单位,家里的事都扔给了妻子和老人。家人埋怨他,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了?他赶紧陪着笑脸说,这不是特殊时期吗?再说谁让咱当过兵,这冲锋在前可是咱的传统啊,等疫情结束后下班回家带孩子的活我全包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