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房地产决策参考
编者:7月11日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其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重磅信息首次向社会披露:北京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在年取得明显成效;严控新增人口,年人口控制在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房地产决策参考》本期选载《中国城市行*中心迁移情况报告》,以住建部公布的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为考察范围,全面反映当前中国城市行*中心迁移的图景,以飨读者。
因为行*中心迁移是*府行*力量在主导,因此,地方干部在其中的角色就尤为重要。但正如之前提到的,地方干部仍然普遍的唯经济增长*绩观,导致在行*中心迁移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问题,以至于新区成了另一个摊大饼的场所。
观点摘要
·东南与西北方向是行*中心迁移的主要方向,而往西南与东北迁移的数量较少。长春和成都则严格按照中轴线往正南迁移,算是特殊案例。
·从各城市的迁移目的看,绝大多数是为了城市拓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普遍表述为“产业集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
·一旦行*中心转移到新址,周边的地价和房价一定上涨,形成资本洼地。除云集的地产开发商外,许多被拆迁农民借新区建设也想“大赚一笔”。
·因为地方干部仍普遍存在*绩观上的问题,反映在行*中心迁移上就出现许多舆论上的争议。
进入六月,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话题又被热炒起来。6月13日,有香港媒体爆料称,北京市*府等**机关将迁往通州,全力打造通州为行*副中心,大大纾解首都非核心区功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开局面。接着,三省市陆续召开*委常委会议,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和保定也传达学习。《纲要》具体方案呼之欲出。
不同于去年3月保定首都副中心概念的泡沫,这次北京市四套班子搬迁到通州或已经板上钉钉。现在舆论讨论的重点,开始转移到迁移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对城市行*中心迁移的原因、过程,和效果等的考察。大公研究院以住建部公布的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为考察范围,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当前中国城市行*中心迁移的图景。
一、迁移城市分布
为了方便考察,我们将时间范围限定为青岛市*府搬迁的年至今。大公研究院统计发现,70个大中城市中,有34座城市已经、正在和计划搬迁。城市分布与状态示意图如下:
其中,已迁移的城市有呼和浩特、青岛、昆明、上海、长春、哈尔滨、深圳、贵阳、西安、南昌、泉州、合肥、济南、成都、宁波、桂林、海口、丹东、牡丹江、无锡、徐州、烟台、洛阳、平顶山、南充;正在搬迁的有包头、杭州、南京、兰州;规划中的除北京外,还有沈阳、石家庄、郑州。
分省来看,山东与河南各有三座城市,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和四川各有两座,余下省份各一座。分地域来看,西部省份共9座,中东部与东北省份共25座。
二、迁移时空
从年5月青岛市*府迁移算起,21年间34座城市行*中心迁移时间与距离如下:
结合34座城市的迁移时间与距离,又绘制如下关系图:
上述图表可以看出,从年到年十年间,完成行*中心迁移的城市有7座,年至年不到十年间,完成迁移的达到了20座。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时间推进,行*中心迁移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年之前,行*中心迁移的距离最多不超过10公里。年之后,迁移距离开始不断突破10公里,这次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