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基础、拓存量,全力以赴保增长。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提供支撑。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判,主动靠前发力,协同各方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原料供应、电力保障、零部件配套、物流运输等堵点卡点问题。坚持市县联动,层层传导压力,深挖存量、拓展增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提前做好风险防范,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8%的目标顺利实现。抓园区、强支撑,加快培育新动能。
落实园区三年倍增计划,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力争全年园区新上亿元以上项目20个,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确保产值、固投、税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在年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推进更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产业化示范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落户园区。加快东港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和开发区现代电子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积极构建“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的园区发展新生态。组专班、谋项目,多措并举促投资。
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围绕数字赋能、延链补链和节能降碳,全年滚动实施技改项目个,实现技改投入占比超30%。健全专班工作体系和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压实各级“链长”职责,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管理,逐项推动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落实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策》,进一步发挥工业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支持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力争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强培育、优服务,助企纾困解难题。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围绕“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充分挖掘具备升规潜力企业,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推动东港丰能、东方测控等符合条件的企业早日上市。深化企业联系帮扶活动,紧盯企业面临困难,强化对企业的高效精准服务。进一步支持丹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精益管理、咨询服务、金融对接等方面加强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工业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记者/邢漫
责任编辑/郑定成编辑/何婷婷
编审/张丽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